[发明专利]一种可视化骨铣刀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50852.5 | 申请日: | 2018-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2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杨玉辉;苑晓晨;曹永伟;贾露露;李菲;王烨;师梦雅;朱珂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鹏 |
主分类号: | A61B17/16 | 分类号: | A61B17/16;A61B90/00;A61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11 河北省石家***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铣刀杆 铣刀 刻度标 铣刀柄 孔道 把持器 可视化 铣刀头 方向标识 脊柱内镜 一体成型 依次连接 中空结构 精准度 可视的 中空的 椎间孔 切削 成形 骨质 扩孔 内壁 镜头 外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视化骨铣刀,包括保护头、铣刀头、铣刀杆和铣刀柄,保护头、铣刀头、铣刀杆和铣刀柄依次连接一体成型,铣刀杆设有外刻度标。骨铣刀为中空结构,从保护头至铣刀柄设有能使脊柱内镜镜头通过的孔道。孔道的内壁设有内刻度标,内刻度标从保护头至铣刀杆方向标识30~80mm长。骨铣刀设有把持器,把持器套装在铣刀杆的外部。本发明通过在骨铣刀设置中空的孔道,使术者在完全可视的情况下进行椎间孔扩大成形,有利于提高切削骨质扩孔的精准度,降低手术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脊柱手术用的骨铣刀,具体涉及一种可视化骨铣刀。
背景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柱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是腰椎间盘的物质错位超过正常椎间盘边界范围,压迫神经(神经根或硬膜囊),导致疼痛、无力、肌节麻痹或皮节感觉分布异常的一种疾病。患者往往疼痛比较剧烈,严重影响生活。传统手术治疗创伤大、出血多、术后恢复慢,且存在腰椎术后综合症及复发率高等问题。随着微创理念的深入人心,脊柱内镜技术应运而生。凭借着适应症广、创伤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与开放手术等效性等显著优点,脊柱内镜得到迅速的普及和发展。
传统方法中,在椎间孔处插入骨钻可以磨除掉关节突处的部分异常骨质。目前市场的骨钻都是X线引导,相当于盲视下钻孔,对手术医师的经验要求高、手术风险大,容易损伤神经,手术医师学习曲线陡峭、学习周期长。在切削骨质扩孔的过程中,仅凭术者的经验性操作和X线透视引导,很难保证骨钻使用过程中的精准性和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视化骨铣刀,优化骨钻的结构,改变以往盲钻骨质的不足,降低椎间孔成形时的风险,提高精准度和安全系数,减少患者手术时间,减轻医生在手术时的压力。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可视化骨铣刀,包括保护头、铣刀头、铣刀杆和铣刀柄,保护头、铣刀头、铣刀杆和铣刀柄依次连接一体成型,铣刀杆设有外刻度标。骨铣刀为中空结构,从保护头至铣刀柄设有能使脊柱内镜镜头通过的孔道。孔道的内壁设有内刻度标,内刻度标从保护头至铣刀杆方向标识30~80mm长。
骨铣刀设有把持器,把持器套装在铣刀杆的外部。把持器与铣刀杆接触的边缘呈翻边结构,避免损伤铣刀杆。铣刀头表面设置有耐磨涂层。孔道的直径为6.0~7.0mm,铣刀杆外径为8.0~10.0mm。铣刀头为左螺旋套式立铣刀结构,方便精细磨除骨质。骨铣刀设有转动把手,转动把手上设有防滑杆,转动把手与铣刀柄配合安装。
骨铣刀设有驱动电机和传动机构,传动机构为齿轮传动结构,铣刀杆设有齿轮,驱动电机通过传动机构与铣刀杆连接,驱动铣刀杆转动。
与现有技术的骨钻器械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①骨铣刀内可通过脊柱内镜的镜头,在直视下按需扩大椎间孔,精准、安全。②铣刀头的横截面设计成半弯月形,更加方便切削、提高工作效率,更加坚固、耐劳损。③把手为“舵”样设计方便抓持。④有把持器套在钻杆,方便加压把持、避免手套绞入。锯齿的角度和形状,达到快速在脊椎上、下关节突腹、外侧扩大通道的目的,快速高效且极低风险的完成脊柱内镜手术的椎间孔扩大成形术,提高了手术效率,减少了患者手术时间。
本发明可视化骨铣刀通过设置能使脊柱内镜镜头通过的孔道,改变了盲钻骨质的不足,使术者可以在完全可视的情况下,按需磨除上下关节突的骨质,扩大成形椎间孔,有利于提高椎间孔成形时的精准度,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患者手术时间,减轻医生在手术时的压力。铣刀杆外配有把持器,方便术者把持加压,避免损伤铣刀杆。通过驱动电机驱动铣刀杆转动,降低了手术的劳动强度,提高了钻骨质手术的自动化程度。本发明在铣刀杆内、外表面设置了刻度标,通过刻度标查看到铣刀头钻骨深度,有利于减少透视的次数,减轻对患者和医生的辐射危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可视化骨铣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铣刀头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向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鹏,未经王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08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鼻整形支架和支架微创采集鼻整形应用
- 下一篇:一种开放式楔形截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