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造月球车自供能压电轮胎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52145.X | 申请日: | 2018-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191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李世彬;蒲玥明;陈皓;杨丹丹;顾一丁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G1/16 | 分类号: | B64G1/16;H02N2/18;H02J7/35 |
代理公司: | 成都其高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4 | 代理人: | 廖曾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造 月球 自供 压电 轮胎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制造月球车自供能压电轮胎的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在轮胎外围制备一层柔性钙钛矿压电层,通过钙钛矿压电来为月球车提供电源,通过在轮胎侧面胎盘集成太阳能电池来辅助提供电源。本发明的实例中,轮胎在滚动过程中受重力作用不断产生极化提供电源,且轮胎的循环性和持久性都很高,符合太空作业的标准。将太阳能电池集成在胎盘上合理利用了空间,辅以提供电源。且此方法制备工艺操作简单,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月球车,尤其是涉及一种制造月球车自供能压电轮胎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月球车是一项技术复杂、要求严格的研究开发任务,除了要突破、掌握同机器人相关的轻型机械、机构、遥操作、自主导航和机械臂等技术外,更重要的是要在按航天器的规范与标准研制管理上多下功夫。相比于有人驾驶的月球车,无人月球车无疑能工作的更久,探索的范围更广,但是也面临着能源不够就停滞的问题。所以急需设计研发一种自功能体系来补充月球车运转所需能量。
自供能也称为能量采集,就是将环境中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为电子系统供能。自供能不需简要通常的化学电池或电力电源。可以长期不断地得到电能,对电子系统的应用和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自供能的关键是选取传感器和电子系统所处环境的合适能源和转化方式,使其具有足够的输出功率提供给电子系统。自供电技术的发展与其应用环境和能量供给方式密切相关,不同自供电技术的供能水平也参差不齐。
对于自供能领域,压电发电显然是一种环保高效的发电方式。压电材料的晶体结构使其具有正压电效应和逆压电效应。即将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和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正压电效应指的是某些电介质材料沿极化方向上受力而产生形变时,其内部产生正负电荷中心分离,同时在它的两个相对表面出现极性相反的感应电荷的现象。当作用力的放心发生反转时,表面感应电荷的极性也随之改变。逆电压效应指的是在某些电介质材料的极化方向上施加电场时,其会沿着电场方向发生形变的现象,电场去掉后,形变随之消失。具有正电压效应的电介质材料必然具有逆电压效应,反之亦然。在1996年,日本的Mikio Umeda研究了利用电容来储存来自压电发电装置发出电量。在1998年,美国科学家Jhon Kymissis进行了压电发电装置电容储能电路的深入研究,并设计了一专门为微电子设备功能的电容储能电路。
太阳能在可预测的时间范围内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分布广泛、储量丰富、易于开发、环境友好等重要优势,收到了广泛的关注。太阳能电池作为哟中利用半导体的“光伏效应”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的光电器件,今年来发展迅速,已成为最具有发展潜力的能源研究领域。今年来,有机太阳能电池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发展迅速,其具有材料丰富、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重量轻且可制成柔性器件等优点,已成为科研界与产业界研究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制造月球车自供能压电轮胎的方法,用该方法制造的月球车轮胎能够通过轮胎的滚动产生的压电变化以及太阳能电池来达到双重提供电源。
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制造月球车自供能压电轮胎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轮胎的所述内框架的在该轮胎安装于车体上时面向地面的所述圆周外侧面上形成柔性高分子聚合物材料作为第一保护层,其中所述保护层包覆整个所述圆周外侧面;在所述第一保护层外形成包覆所述保护层的金属电极层作为第一空穴传输层;将钙钛矿掺入PDMS中形成钙钛矿溶液并用所述钙钛矿溶液在所述第一空穴传输层外形成包覆所述第一空穴传输层的钙钛矿层作为压电层;在所述压电层外形成包覆所述钙钛矿层的柔性ITO层作为第一电子传输层;在所述第一电子传输层外形成包覆所述电子传输层的柔性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层作为第二保护层;在轮胎的在该轮胎安装于车体上时面向车体侧面的一个外侧面上形成柔性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层作为第三保护层;在所述第三保护层上形成柔性电容器层;在所述柔性电容器层上形成柔性ITO层作为第二电子传输层;在所述第二电子传输层上形成钙钛矿层作为光敏层;在所述光敏层上形成第二空穴传输层;在所述第二空穴传输层上形成电极;其中所述柔性电容器层、所述第二电子传输层、所述光敏层、所述第二空穴传输层和所述电极形成太阳能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21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