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镁合金变速箱壳体及变速箱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53597.X | 申请日: | 2018-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94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元和利泰镁合金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2 | 分类号: | F16H57/02;F16H57/032;F16H57/03;F16H57/021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献茹 |
地址: | 409009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速箱壳体 过渡壳体 定位面 过渡面 镁合金 变速箱 支撑板 第二壳体 第一壳体 使用寿命 螺栓锁 镁合金壳体 承受能力 相对设置 质量稳定 装配方便 镂空部位 合并 内表面 重量轻 镂空部 侧壁 壳体 耐压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镁合金变速箱壳体及变速箱,属于变速箱壳体技术领域。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过渡壳体均为镁合金壳体,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定位面,第二壳体包括第二定位面,过渡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过渡面和第二过渡面,第一定位面与第一过渡面贴合并通过螺栓锁紧,第二定位面与第二过渡面贴合并通过螺栓锁紧,过渡壳体的侧壁开设有镂空部,过渡壳体的内表面设置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沿过渡壳体的宽度方向分布,镂空部位于两个支撑板之间。该镁合金变速箱壳体,重量轻,结构设计合理,壳体耐压、承受能力强,质量稳定可靠,装配方便,使用寿命长。该变速箱,应用上述的镁合金变速箱壳体,减轻了重量,提高了使用寿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速箱壳体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镁合金变速箱壳体及变速箱。
背景技术
变速箱壳体零件是变速箱上的一个关键零部件,它将变速箱中的齿轮、轴、轴承、离合器片等部件组装成一个整体,并保持其相互之间的正确位置,从而令各部件按照一定的传动关系协调的传递动力。
新能源汽车变速箱可实现新能源汽车扭矩及车速的不断转换,以让汽车适应不同路况,是新能源汽车中不可或缺的部件之一,而目前的变速箱的壳体设计是借鉴于传统汽车变速箱的壳体而来,这种改造方式存在一些缺陷,例如壳体的重量较重,结构设计不够合理,造成壳体的耐压、承受力不够强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镁合金变速箱壳体,重量轻,结构设计合理,壳体耐压、承受能力强,质量稳定可靠,装配方便,使用寿命长,使上述问题得到改善。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速箱,应用上述的镁合金变速箱壳体,减轻了重量,提高了使用寿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镁合金变速箱壳体,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过渡壳体;
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及所述过渡壳体均为镁合金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第一定位面,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定位面,所述过渡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过渡面和第二过渡面,所述第一定位面与所述第一过渡面贴合并通过螺栓锁紧,所述第二定位面与所述第二过渡面贴合并通过螺栓锁紧,所述过渡壳体为环状壳体,所述过渡壳体的侧壁开设有镂空部,所述过渡壳体的内表面设置有两个用于支撑转轴的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沿所述过渡壳体的宽度方向分布,所述镂空部位于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
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开设有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所述第一轴孔的周向分布有多个第一径向加强筋,所述第一径向加强筋沿所述第一轴孔的径向延伸,所述第二轴孔的周向分布有多个第二径向加强筋,所述第二径向加强筋沿所述第二轴孔的径向延伸;
所述第二壳体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轴孔对应的第三轴孔和与所述第二轴孔对应的第四轴孔,所述第三轴孔与所述第一轴孔同轴设置,所述第三轴孔的周向分布有多个第三径向加强筋,所述第三径向加强筋沿所述第三轴孔的径向延伸,所述第四轴孔与所述第二轴孔同轴设置,所述第四轴孔的周向分布有多个第四径向加强筋,所述第四径向加强筋沿所述第四轴孔的径向延伸。
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形成过渡区,所述镂空部与所述过渡区连通,所述支撑板的远离所述过渡区的一面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开设有沿所述过渡壳体的宽度方向贯穿所述支撑板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用于与所述第一轴孔或所述第三轴孔配合,所述定位孔的内壁设置有限位凸台。
在本发明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的远离所述过渡区的一面设置有支撑筋,所述支撑筋为十字形结构,所述支撑筋分别与所述轴承座和所述过渡壳体的内表面连接,所述支撑板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与所述支撑板与所述过渡壳体的连接处,所述凹槽沿所述过渡壳体的宽度方向贯穿所述支撑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元和利泰镁合金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元和利泰镁合金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35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