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Re-Si共改性铝化物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53644.0 | 申请日: | 2018-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87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孙超;李伟;孙健;刘书彬;姜肃猛;刘山川;褚天义;何平;宫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3C28/02 | 分类号: | C23C28/02;C25D3/56;C23C14/32;C23C14/16;C23C14/58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于晓波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e si 改性 铝化物 涂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Re-Si共改性铝化物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首先利用复合电镀在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基体上沉积Ni-Re层,然后采用电弧离子镀和真空退火制备Re-Si共改性铝化物涂层;所述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基体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化学成分为:Cr:5%,Co:10%,W:11%,Nb:1.5%,Al:6%,Ti:1%,C:1%,B:0.01%,Ni:余量;
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电镀前预处理:电镀前预处理包括依次进行的电化学除油和活化处理,通过预处理去除基体表面氧化层,提高电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
(2)复合电镀沉积Ni-Re层:将预处理后的基体进行复合电镀,电镀液组成为:1×10-4~1×10-3mol/L的KReO4,0.1~0.5mol/L的柠檬酸,0.1~0.5mol/L的Ni2SO4,其余为水;用氨水调节电镀液pH值为6~10;复合电镀过程中,电镀液温度为30-70℃,电流密度为1-6A/dm2,电镀时间为5-30min;电镀的Ni-Re层的厚度为1-20μm,所述Ni-Re层中Re的含量为1-50wt.%,其余为Ni;
(3)将复合电镀Ni-Re层后的试样在去离子水中超声清洗后,烘干放入干燥箱中备用;
(4)在电镀后得到的Ni-Re层上采用电弧离子镀沉积AlSiY涂层,沉积时间为2-5h;沉积AlSiY涂层时使用AlSiY靶材,靶材成分为:Si 1-5wt.%,Y 0.5-3wt.%,Al为余量;电弧离子镀的工艺参数为:弧电流50-65A,弧电压为10-30V,直流脉冲负偏压为200-300V,工作气压为0.28-0.3Pa;
(5)将步骤(4)沉积AlSiY涂层的试样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温度为950-1080℃,退火时间为0.5-5h;退火处理后,即获得所述Re-Si共改性铝化物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e-Si共改性铝化物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先对基体进行表面处理,然后再进行预处理;所述表面处理的过程为:在预磨机上使用SiC砂纸对基体进行打磨,将金属的新鲜表面磨出后对基体进行湿喷砂处理,之后依次选择自来水、去离子水和丙酮进行超声处理,以去除试样表面残留的油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e-Si共改性铝化物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电镀前预处理中,所述电化学除油具体工艺为:在1-10g/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电化学除油,基体作为阴极,Ni板或者不锈钢板为阳极,电流密度为2-12A/dm2,处理时间为1-5min;所述活化处理使用的活化溶液是由浓H3PO4、浓HCl和去离子水按照(40-60):(10-30):(10-50)的体积比例混合而成;活化处理过程中,活化溶液加热到30-70℃,基体在活化溶液中浸泡1-5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e-Si共改性铝化物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沉积的AlSiY涂层厚度为10-30μm。
5.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制备的Re-Si共改性铝化物涂层,其特征在于:该涂层中主要相为β-NiAl,Re主要分布于外层β-NiAl中;涂层中Re含量为0.1-1wt.%,Si含量为0.5-3wt.%,Al含量为20-40 wt.%,Ni含量为60-80 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364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