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图书归还接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53711.9 | 申请日: | 2018-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3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梁文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梧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G07G1/00 | 分类号: | G07G1/00;G07G1/12;G07F7/06;G06K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蔡国;黄为 |
地址: | 543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收仓 图书归还 滑道 查询模块 扫描模块 推送机构 移送机构 用户交互 承接台 显示屏 承接 工作效率高 管理自动化 终端服务器 自动接收 底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书归还接收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中部设有图书接收仓,所述图书接收仓的内侧设有图书滑道,所述的图书接收仓旁设有将图书接收仓底部图书推至图书滑道的推送机构,所述图书滑道的底端设有图书承接台,所述图书承接台的上方设有扫描模块,所述的图书承接台上设有将图书承接台中图书推出的图书移送机构,所述箱体的上部前侧设有用户交互显示屏,所述箱体内设有控制查询模块,所述控制查询模块分别连接用户交互显示屏、推送机构、图书移送机构和扫描模块,还包括终端服务器。利用本发明的一种图书归还接收装置能够自动接收用户归还的图书,具有管理自动化、工作效率高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控制管理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图书归还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图书馆作为知识的来源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日常在对图书馆管理工作包括:将图书馆内的所有图书进行统一归档整理并对新增的图书增加到图书借阅及图书馆藏书目录中,将借阅者所归还的图书进行逐一归位放置,为借阅者取出其所借阅的图书等等,这些工作都是十分繁琐的,特别是对归还的图书进行入库归位,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劳动来完成。随着社会的发展,智能化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若在图书馆中也能够实现图书管理的智能化,利用自动化系统完成将归还的图书逐一接收,以机械自动化替代人力劳动,实现图书还书智能接收,能够大大的降低图书馆管理员的工作量,还能满足人们对图书馆日益扩大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书归还接收装置,利用该装置能够自动接收用户归还的图书,具有管理自动化、工作效率高的特点。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图书归还接收装置,其中,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中部设有图书接收仓,所述图书接收仓的内侧设有图书滑道,所述的图书接收仓旁设有将图书接收仓底部图书推至图书滑道的推送机构,所述图书滑道的底端设有图书承接台,所述图书承接台的上方设有扫描模块,所述的图书承接台上设有将图书承接台中图书推出的图书移送机构,所述箱体的上部前侧设有用户交互显示屏,所述箱体内设有控制查询模块,所述控制查询模块分别连接用户交互显示屏、推送机构、图书移送机构和扫描模块,还包括终端服务器,所述控制查询模块与终端服务器无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推送机构包括朝图书接收仓内侧设置的推杆和驱动推杆向内侧运动的第一推动驱动机构,所述的推动驱动机构安装在图书接收仓底部外侧,所述的第一推动驱动机构连接控制查询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的图书移送机构包括设置在图书承接台上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转动轴与一第一驱动机构动力连接,所述传送带的输出端位于图书承接台的外边缘处,所述的第一驱动机构连接控制查询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的传送带上均匀设有两个弧形的刮板,所述刮板的弯曲方向与传送带的运动方向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的传送带旁设有第二传送带,所述的箱体下部设有图书送出仓,所述第二传送带的输出端位于图书送出仓内侧,所述第二传送带的转动轴与一第二驱动机构动力连接,所述的第二驱动机构连接控制查询模块,所述的传送带旁设有将图书承接台上图书推至第二传送带上的第二推动驱动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图书接收仓的前侧设有仓门。
进一步的,所述图书滑道的上方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与图书滑道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图书承接台的上方设有档杆,所述档杆与图书承接台平面平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梧州学院,未经梧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37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商品管理方法和货柜
- 下一篇:一种开放式环境购物控制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