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清香味的安全泡泡液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954480.3 申请日: 2018-08-21
公开(公告)号: CN108815863A 公开(公告)日: 2018-11-16
发明(设计)人: 李海明;吴水金;黄惠明;周龙生;郑开斌 申请(专利权)人: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蔗麻研究中心)
主分类号: A63H33/28 分类号: A63H33/28
代理公司: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代理人: 蔡学俊
地址: 363005 福建省漳州市龙***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泡泡液 清香味 制备 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 食品级苯甲酸 薄荷 茶皂素 清凉感 水提液 重量份 薏苡仁 甘油 安全 白糖 泡泡 配方 无毒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清香味的安全泡泡液及其制备方法,该泡泡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茶皂素1‑10份、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1‑10份、香茅纯露20‑40份、薄荷纯露10‑20份、薏苡仁水提液10‑20份、食品级苯甲酸钠1‑5份、白糖1‑3份和甘油1‑4份。采用这种配方制备的泡泡液,具有清香味、安全、无毒、清凉感,泡泡多且持久,颜色丰富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泡泡液的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清香味的安全泡泡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泡泡液是儿童的重要玩具之一,主要通过泡泡枪、泡泡棒等产生泡泡,儿童在玩耍的过程中,必然接触到泡泡,因此,泡泡液的无毒无害是消费者关心的重要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材料可以做成吹泡泡用的水,工厂化生产的泡泡溶液主要是由椰子油、烧碱、聚乙烯醇、甘油和香料等化学原料制成,其中的化学成分、碱性成分会腐蚀儿童皮肤,其中的香精也存在不安全的因素,吸入或粘到食物上对儿童健康也会有危害。家庭自制的泡泡液,主要是用洗衣粉、洗衣液、洗洁精及肥皂等,加入适当的水制成,这种泡泡液在使用过程中,也对儿童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因此,安全的泡泡液,是对于儿童来说,具有很大的意义。

泡泡是由于水的表面张力而形成的。这种张力是物体受到拉力作用时,存在于其内部而垂直于两相邻部分接触面上的相互牵引力,其中起作用的就是表面活性剂;由于水分子蒸发时,泡泡表面极易破裂,为了泡泡持久不易破裂,起作用的就是吸湿剂甘油。为了让泡泡在空气中飘飞的过程中,真有香味,因此会添加一些香精成分。具有天然香气成分的安全泡泡的制备,在原材料的选用上主要采用无毒无害的表面活性剂、可食用的甘油及天然植物纯露,混合开成具有清香味的安全泡泡溶液,添加的天然植物纯露,无毒无害,具有清香味,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抑菌功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清香味的安全泡泡液及其制备方法。该泡泡液安全,无毒无害,具有清香味,并且泡泡持久不易破裂。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清香味的安全泡泡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茶皂素1-10份、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1-10份、香茅纯露20-40份、薄荷纯露10-20份、薏苡仁水提液10-20份、食品级苯甲酸钠1-5份、白糖1-3份和甘油1-4份。

优选的,所述的具有清香味的安全泡泡液,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茶皂素5份、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6份、香茅纯露30份、薄荷纯露15份、薏苡仁水提液15份、食品级苯甲酸钠3份、白糖2份和甘油2份。

所述的香茅纯露的制备方法为:将香茅叶清洗干净后,切碎,放入蒸馏锅中,按料液比为1g:1ml的比例加水,100℃蒸馏2h,制得香茅纯露。

所述的薄荷纯露的制备方法为:取薄荷叶,清洗干净后,按料液比为1g:1ml的比例加水,100℃蒸馏2h,制得薄荷纯露。

所述的薏苡仁水提液的制备方法为:取薏苡仁,用粉碎机粉碎,加入4-6倍质量的水,在90℃-100℃浸提3-5h后,浓缩至含固量为50-65%的水提液。

一种制备如上所述的具有清香味的安全泡泡液的方法:先在玻璃容器中加入香茅纯露、薄荷纯露、薏苡仁水提液,再依次加入茶皂素、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边搅拌边加热至60-70℃,再加入甘油、白糖,最后加入食品级苯甲酸钠,至所有物质全部溶解,即得泡泡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选用的表面活性剂为无毒无害的安全的茶皂素、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增加的香味、抑菌成份为天然的植物成分香茅纯露和薄荷纯露;薏苡仁含有脂肪酸、多糖类以及氨基酸等多种亲水、亲油化合物,具有两亲性,其可以减缓水分子的蒸发,从而使泡泡更为持久,不易破裂;

2)香茅和薄荷纯露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香味成份适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蔗麻研究中心),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蔗麻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44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