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称重传感器及包括其的称重秤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55649.7 | 申请日: | 2018-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92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发明(设计)人: | 施国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寺冈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3/12 | 分类号: | G01G3/12;G01G2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胡美强;王雯吉 |
地址: | 201505 上海市金***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感单元 称重传感器 限位机构 称重秤 力传递 形变 首端 首尾相连 形变状态 分辨率 形变量 量程 受力 尾端 测量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称重传感器及包括其的称重秤。称重传感器首端用于受力,尾端用于固定,包括:至少两个传感单元,至少两个所述传感单元依次首尾相连,所述传感单元通过形变实现力的检测;和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用于在所述传感单元的极限形变状态下将力传递给相邻的所述传感单元的首端。本发明公开的称重传感器及包括其的称重秤中,称重传感器包括至少两个传感单元,至少两个传感单元的量程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通过限位机构使得传感单元不能超过极限形变量形变并将力传递给下一个传感单元,这样可以在传感单元能够重复使用的前提下实现多于一个分辨率的测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称重传感器及包括其的称重秤。
背景技术
称重秤的最小分辨率受称重传感器的量程限制,具体为,受到称重传感器的传感单元限制。一般而言,称重传感器仅包含一个传感单元,称重传感器的首端用于受力(如在称重秤中与上支架相连以承受来自秤盘的力),尾端用于固定(如在称重秤中与下支架相连以固定连接于底座)。例如,一个5千克量程的电子称重秤,其最小分辨率一般不会小于1克。如果要实现能分辨0.01克的称量,则量程一般只能到几百克。也就是说,现有的大部分称重秤中的称重传感器只能实现单分辨率的测量。
此外,公开号为CN106124020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双精电子秤,但是其存在以下缺陷:1)第二精度传感器一直由弹簧支撑,而不是由钢性物质支撑,如10KG的重物放在秤盘上,会引起弹簧上下震动,造成称量不稳定;2)第一精度传感器和第二精度传感器间的受力切换,依靠弹簧的弹力来判断,不精准;3)只能用于民用电子秤,无法用于商用,使用寿命不长,精度不高。即,存在受力切换、测量均不精准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称重秤只能实现单分辨率的测量或者即使实现双精度也不精准的缺陷,提供一种称重传感器及包括其的称重秤,以解决或者至少部分解决上述缺陷。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的首端用于受力,所述称重传感器的尾端用于固定,其特点在于,所述称重传感器包括:
至少两个传感单元,至少两个所述传感单元依次首尾相连,所述传感单元通过形变实现力的检测;和
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用于在所述传感单元的极限形变状态下将力传递给相邻的所述传感单元的首端。
较佳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第一限位部件和第二限位部件;
其中,当所述传感单元处于未形变状态时,所述第一限位部件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件间隔一距离;当所述传感单元发生形变至极限形变状态时,所述第一限位部件与所述第二限位部件接触以将力传递给相邻的所述传感单元的首端。
采用上述设置,第一限位部件和第二限位部件可以实现:在传感单元形变至极限形变状态之前,不影响传感单元的正常工作;在传感单元形变至极限形变状态时,阻止传感单元继续形变,并将力往下一个传感单元传递,使得下一个传感单元承担测量工作。
较佳地,所述第二限位部件具有相对设置的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第一限位部件和所述固定端均连接于所述传感单元;
其中,当所述传感单元处于未形变状态时,所述第一限位部件与所述自由端间隔一距离;当所述传感单元发生形变至极限形变状态时,所述第一限位部件抵接于所述自由端以将力传递给相邻的所述传感单元的首端。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简单、可靠性强。
较佳地,所述第一限位部件相较于所述固定端更靠近所述传感单元的首端。
较佳地,所述传感单元具有第一区域和两第二区域,两所述第二区域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两端,所述第一区域为形变区域,所述第一限位部件和所述固定端分别设于两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二限位部件跨过所述第一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寺冈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寺冈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56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