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移动电极结构及液晶透镜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56152.7 | 申请日: | 2018-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28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东;周丽佳;张俊瑞;晏荣建;周全国;田丽;兰荣华;朱学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43 | 分类号: | G02F1/1343;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牛南辉;刘薇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电极 结构 液晶 透镜 |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可移动电极结构及液晶透镜。该可移动电极结构包括:衬底;位于所述衬底上的支撑件;附接到所述支撑件上的具有弹性的第一梁;附接到所述第一梁上的电极;以及位于所述衬底上的至少部分面对所述第一梁的对立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透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电极结构及液晶透镜。
背景技术
液晶可以分为两大类。如果介电张量沿分子轴(即光轴)的分量大于垂直于该轴的分量,则称为正介电各向异性液晶,它的分子取向平行于外加电场;反之,则称为负介电各项异性液晶,它的分子取向垂直于外加电场方向。无论是哪种类型的液晶元件,在施加适当电压的情况下都具有类似于光学透镜的聚光效应。这种利用液晶形成的具有聚光效应的光学元件称为液晶透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移动电极结构及液晶透镜,能够方便快捷地调节通过液晶透镜的光通量。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可移动电极结构。该可移动电极结构包括:衬底;位于所述衬底上的支撑件;附接到所述支撑件上的具有弹性的第一梁;附接到所述第一梁上的电极;以及位于所述衬底上的至少部分面对所述第一梁的对立件。
在示例的实施例中,所述对立件包括位于所述衬底上的支撑部和附接到所述支撑部的第二梁,所述第二梁与所述第一梁至少部分相对。
在示例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包括彼此间隔的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梁包括附接到所述第一支撑件的第一梁段和附接到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第二梁段。
在示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梁包括附接到所述支撑部的第三梁段和第四梁段。所述第三梁段与所述第一梁段至少部分相对,所述第四梁段与所述第二梁段至少部分相对。
在示例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具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三梁段和所述第四梁段的孔。
在示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梁段的一端和所述第四梁段的一端固定到所述孔中,所述第三梁段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四梁段的另一端为自由端。
在示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梁段和所述第二梁段具有L形状。
在示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梁的附接所述电极的表面与所述第一梁的附接所述支撑件的表面垂直。
在示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梁能够基于所述第一梁与所述对立件之间的库仑力沿朝向所述对立件或远离所述对立件的方向移动。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液晶透镜。该液晶透镜包括:第一电极结构;与所述第一电极结构相对设置的第二电极结构;以及位于所述第一电极结构和所述第二电极结构之间的液晶层。所述第二电极结构包括上面或下面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描述的可移动电极结构。
在示例的实施例中,液晶透镜还包括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梁和所述对立件之间产生库仑力,使得所述第一梁能够在所述库仑力的作用下沿朝向所述对立件或远离所述对立件的方向移动。
在示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极结构包括彼此间隔的两个所述可移动电极结构。
在示例的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机构还被配置使得两个所述可移动电极结构中的所述电极彼此相向或彼此背离移动。
在示例的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可移动电极结构中的所述电极由遮光材料制成。
在示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结构包括:第一衬底;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衬底的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的第一电极。在示例的实施例中,所述液晶透镜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电极的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的第一取向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二电极结构的衬底的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的第二取向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61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