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自动上下料的开盖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56404.6 | 申请日: | 2018-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19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赵苗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坤川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3/24 | 分类号: | B65G53/24;B65G53/52;B65G53/36;B65G53/34;F26B2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远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76 | 代理人: | 苏广洁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自动 上下 连接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自动上下料的开盖连接装置,该开盖连接装置包括自动启盖组件和自动连接组件,所述自动启盖组件和所述自动连接组件设置在上下料工位,对应送料装置的开口,所述自动连接组件位于所述自动启盖组件上方,所述自动启盖组件通过开盖气缸和卡勾部将所述开口的密封盖体组件取出并水平方向离开所述开口,所述自动连接组件将通过连接气缸竖直运动将输料管道一端的卡板与所述送料装置的开口连通。本发明能够对送料装置内的物料进行自动上料和下料,从而实现自动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生产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自动上下料的开盖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锂电行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锂离子电池以其特有的性能优势已在便携式电器如手提电脑、摄像机、移动通讯中得到普遍应用。目前开发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已在电动汽车中开始试用,预计将成为21世纪电动汽车的主要动力电源之一,并将在人造卫星、航空航天和储能方面得到应用。随着能源的紧缺和世界的环保方面的压力。锂电现在被广泛应用于电动车行业,特别是磷酸铁锂材料电池的出现,更推动了锂电池产业的发展和应用。为了保证锂电池具有高质量,需要对锂电池生产过程中的每个工序所处的生产环境进行严格把关。
锂电池通常有两种外型:圆柱型和方型。电池内部采用螺旋绕制结构,采用精细而渗透性很强的聚乙烯薄膜隔离材料在正、负极间间隔而成。正极包括由钴酸锂(或镍钴锰酸锂、锰酸锂、磷酸亚铁锂等)及铝箔组成的电流收集极。负极由石墨化碳材料和铜箔组成的电流收集极组成。电池内充有有机电解质溶液。另外还装有安全阀和PTC元件(部分圆柱式使用),以便电池在不正常状态及输出短路时保护电池不受损坏。根据材料的不同,将锂电池分为锂金属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锂金属电池:锂金属电池一般是使用二氧化锰为正极材料、金属锂或其合金金属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一般是使用锂合金金属氧化物为正极材料、石墨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的电池。这些正负极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均需要进行干燥冷却处理,现有的干燥冷却处理工艺中,是将粉末材料独立干燥处理之后,人工搬运到冷却炉中进行冷却,自动化程度不高。为了实现正负极材料的自动化干燥冷却,需要搭建自动化系统,采用送料装置将物料自动化的进行上下料以及在各个干燥炉体和冷却炉体之间进行自动化的传送。为了实现物料的自动化上下料,需要在送料装置内自动进行上料和下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自动上下料的开盖连接装置,能够对送料装置内的物料进行自动上料和下料,从而实现自动化生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自动上下料的开盖连接装置,包括自动启盖组件和自动连接组件,所述自动启盖组件和所述自动连接组件对应送料装置的开口,所述自动连接组件位于所述自动启盖组件上方,所述送料装置的开口对应所述自动启盖组件设置有密封盖体组件,所述密封盖体组件通过所述自动启盖组件从所述开口分离和闭合;当所述密封盖体组件被所述自动启盖组件分离后,所述自动连接组件将输料管道与所述送料装置的开口连通,装载物料或者排空物料。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启盖组件包括水平导轨、水平移动座板以及安装在所述水平移动座板上的开盖安装座,所述水平移动座板通过所述水平导轨安装在机架上,使得所述开盖安装座位于所述送料装置的开口上方;在所述开盖安装座上设置有自动启盖机构,对应在所述密封盖体组件上设置有活动卡紧机构,当所述自动启盖机构将所述活动卡紧机构开启后,通过一水平移动气缸将所述水平移动座板移动到所述送料装置的开口一侧。从而避免了密封盖体组件虽然开启,但是还是位于开口上方,干扰输料管道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开盖安装座通过一组竖直导轨安装在所述水平移动座板上,所述水平移动座板上还设置有竖直驱动气缸,所述竖直驱动气缸通过一竖直连接块驱动所述开盖安装座竖直往复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坤川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坤川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64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生产线转向机构
- 下一篇:工件装筐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