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梁行车卷扬电机装卸升降装置及装卸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56486.4 | 申请日: | 2018-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2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康华刚;周建斌;王忠;杨高林;江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钢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16 | 分类号: | B66C11/16;B66C13/00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遵科专利事务所 52102 | 代理人: | 陈源鸿 |
地址: | 563000***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卷扬电机 升降装置 麻绳 装卸 单梁行车 动滑轮 电机 定位螺杆 一端设置 电机轴 定滑轮 新电机 吊环 弹性联轴器 安全隐患 调整电机 减速箱轴 卷筒外壳 可拆卸的 对角 螺栓 卷筒 固定架 活动端 检修架 行车梁 螺杆 螺孔 上拉 拆除 | ||
一种单梁行车卷扬电机装卸升降装置,固定架的一端设置有定滑轮和螺杆,另一端设置有动滑轮和吊环。在拆除电机时,先将可拆卸的卷扬电机通过升降装置固定在行车梁上,将麻绳的一端固定在吊环上,麻绳经动滑轮之后,又经升降装置另一端的定滑轮,然后在地面上拉麻绳的活动端,待拆出卷扬电机后,将电机放到地面。更换新电机时,将动滑轮装在新电机上,在检修架上先将定位螺杆固定在卷筒外壳上,拉麻绳至卷扬电机慢慢上升,将弹性联轴器上在电机轴上,调整电机高度,使电机轴中心与卷筒减速箱轴中心大致在同一线上,电机对角螺孔上在定位螺杆上,配齐螺栓,从而实现单梁行车卷扬电机的装卸。本发明高效,劳动强度低,安全隐患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梁行车卷扬电机装卸升降装置及装卸方法,属于机械加工装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单梁行车更换卷扬电机时,是用麻绳捆绑电机,绕过大梁,将卷扬电机上提,拆除电机,手动放到地面。然后维修人员再用麻绳将需更换的电机套牢固,用力将45-60kg的电机拉到行车上,再用麻绳将电机与行车大梁缠绕,形成兜装方式,并调整电机位置进行装配。在有限的高空检修架上,提升电机,上好弹性联轴器,并将电机轴的中心与卷扬减速箱轴的中心大致在同一线上,进行螺栓固定。这种装配方式人工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且及其危险。由于该种装配方法存在上述的结构性缺陷,特设计了一种发明性的可拆卸式升降辅助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单梁行车卷扬电机装卸升降装置及装卸方法,解决了工人劳动强度高、安全隐患大、作业效率低的难题。
目前单梁行车小车及卷扬使用频繁,卷扬电机烧损或卷扬联轴器损坏较多,维修工人更换卷扬电机或卷扬联轴器时,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且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该套设备的设计主要是针对生产现场单梁行车卷扬电机烧坏,卷扬联轴器损坏时,维修工人换电机或卷扬联轴器时,更方便、快捷、安全、且降低劳动强度而设计的。设计者充分了解维修人员更换卷扬电机或卷扬联轴器的过程,处理难度,而采用滑轮的原理进行了设计。将原有的人员及麻绳支撑方式装配改为可拆卸式滑轮升降装置辅助方式装配。主要是解决维修人员因麻绳兜装定位难,固定螺栓难以对位,导致劳动强度大、安全隐患高的难题。
本发明的单梁行车卷扬电机装卸升降装置,它由定滑轮、螺杆、固定架、动滑轮、吊环组成;固定架的一端设置有定滑轮和螺杆,另一端设置有动滑轮和吊环。
本发明的单梁行车卷扬电机装卸方法:在拆除电机时,先将可拆卸的卷扬电机通过单梁行车卷扬电机装卸升降装置固定在行车梁上,在更换单梁行车卷扬电机时,将麻绳的一端固定在单梁行车卷扬电机装卸升降装置的吊环上,麻绳经电机上的动滑轮之后,又经单梁行车卷扬电机装卸升降装置另一端的定滑轮,然后在地面上拉麻绳的活动端,待拆出卷扬电机后,地面的维修人员慢慢将电机放到地面。
更换新电机时,将动滑轮装在新电机上,一人在检修架上先将2棵M12的定位螺杆固定在卷筒外壳上,用上述方法操作,地面上维修人员拉麻绳至卷扬电机慢慢上升,将弹性联轴器上在电机轴上,调整电机高度,使电机轴中心与卷筒减速箱轴中心大致在同一线上,电机对角螺孔上在定位螺杆上,配齐螺栓,从而实现单梁行车卷扬电机的装卸。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排除安全隐患,轻松更换卷扬电机或联轴器。
附图说明
图1是单梁行车卷扬电机装卸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单梁行车卷扬电机装卸时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右视图。
图中:1-电机、2-动滑轮、3-卷筒、4-行车梁、5-麻绳、6-单梁行车卷扬电机装卸升降装置、7-定位螺杆、8-检修架、61-滑轮、62-螺杆、63-固定架、64-动滑轮、65-吊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钢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州钢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64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