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岩石-流体交互作用模拟实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56511.9 | 申请日: | 2018-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1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马天寿;彭念;付建红;刘少胡;范翔宇;张杰;石祥超;郭昭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出管 饱和 手动阀 流体 盖体 罐体 模拟实验系统 岩石 抽真空管 交互作用 岩心室 出气管线 出液管线 进气管线 进液管线 顺次连接 测重仪 真空泵 真空表 负压 两相 伸入 正压 自吸 贯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石‑流体交互作用模拟实验系统,它包括岩心室、溶液进出管汇、气体进出管汇和抽真空管汇,岩心室包括罐体(6)、设置于罐体(6)的盖体(23)、放置于盖体(23)顶部的多个测重仪(10),溶液进出管汇包括进液管线和出液管线,气体进出管汇包括进气管线和出气管线,抽真空管汇包括顺次连接的真空泵(9)、手动阀B(19)、真空表(18)和手动阀C(20),手动阀C(20)的另一端贯穿盖体(23)且伸入于罐体(6)内。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开展岩石自吸、负压饱和、正压饱和、两相饱和、不同流体多次饱和模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天然气工程、地质工程等相关领域室内岩心分析评价实验,特别是一种岩石-流体交互作用模拟实验系统。
背景技术
在石油天然气开采、地层水质污染评价、核废料埋存、CO2地质埋存以及地质灾害预测等众多地质工程中,为了分析岩石-流体交互作用规律,需要在室内开展岩石-流体交互作用模拟实验研究,从而得到岩石在不同状态下的物理、力学、化学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为相关地质工程提供指导和帮助。
岩石-流体交互作用模拟实验研究是地质工程相关领域最关键、最基础的研究之一,目前关于岩石-流体交互作用模拟实验主要为岩心抽真空加压饱和实验,实验设备仅由带密封上盖的密封罐体、真空泵、压力计、盐水罐以及管线阀门组成,在实验过程中只能对整个岩心进行单次单相饱和,无法采用一套实验系统开展岩石自吸、负压饱和、正压饱和、两相饱和以及不同流体多次饱和的岩石-流体交互作用模拟实验,不具备系统性实验研究功能,给室内岩石-流体交互作用模拟实验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能够开展岩石自吸、负压饱和、正压饱和、两相饱和、不同流体多次饱和模拟的岩石-流体交互作用模拟实验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岩石-流体交互作用模拟实验系统,它包括岩心室、溶液进出管汇、气体进出管汇和抽真空管汇,所述岩心室包括罐体、设置于罐体的盖体、放置于盖体顶部的多个测重仪,所述罐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加热仪,罐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用于测量罐体内温度的温度计,温度计的输出端口与加热仪的输入端口经信号线连接,所述测重仪的底部固设有细线,细线向下贯穿盖体且伸入于罐体内,细线的底部悬挂有岩心;
所述溶液进出管汇包括进液管线和出液管线,所述进液管线包括气泵、手动阀A、封闭式溶液缸和进液阀,封闭式溶液缸的侧壁上设置有刻度尺,气泵的出气口处连接有手动阀A,手动阀A的末端从上往下伸入于封闭式溶液缸中,进液阀的一端从上贯穿盖体且伸入于罐体内,进液阀的另一端从上往下伸入于封闭式溶液缸中,所述出液管线包括顺次连接的压力表A和出液阀,压力表A的另一端贯穿盖体且伸入于罐体内;
所述气体进出管汇包括进气管线和出气管线,所述进气管线包括顺次连接的气瓶、增压泵和进气阀,进气阀的另一端贯穿盖体且伸入于罐体内,所述出气管线包括顺次连接的压力表B和出气阀,压力表B的另一端贯穿盖体且伸入于罐体内;
所述抽真空管汇包括顺次连接的真空泵、手动阀B、真空表和手动阀C,手动阀C的另一端贯穿盖体且伸入于罐体内。
所述进液阀的另一端连接有分流接头A,分流接头A的末端从上往下伸入于封闭式溶液缸中。
所述进气阀和增压泵之间设置有分流接头B。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控制岩心浸泡深度,使用一套实验系统便可开展自吸、负压饱和、正压饱和、两相饱和以及不同流体多次饱和的岩石-流体交互作用模拟实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65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