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含量共轭亚油酸甘油三酯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57306.4 | 申请日: | 201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72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姜书华;洪永德;周丽平;徐维锋;吴文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医诺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67/03 | 分类号: | C07C67/03;C07C67/333;C07C69/587;C11C3/10;C11C3/14;C11C1/08;C11C1/10 |
代理公司: | 大连智高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5 | 代理人: | 祝诗洋 |
地址: | 116600***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量 共轭 油酸 甘油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共轭亚油酸甘油三酯的制备,特别是一种高含量共轭亚油酸甘油三酯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在红花油甲酯异构化前用结晶提纯方法把亚油酸含量提高到95%以上,然后通过酯化反应得到高纯度、高含量的共轭亚油酸甘油三酯。本发明工艺简单,无需碱催化转位步骤,相比于传统工艺可极大减少共轭亚油酸在提纯过程中的损失,降低成本;另外,先提纯亚油酸再进行共轭化的反应可以保证共轭亚油酸甘油三酯两种同分异构体(c9,t11‑CLA)和(t10,c12‑CLA)的比例在保持1:1,本发明提纯方式采用结晶提纯结合高真空精馏的方法,使亚油酸提纯到95%以上,具有良好应用前景,适合规模化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共轭亚油酸甘油三酯的制备,特别是高品质、高纯度共轭亚油酸甘油三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工艺中主要采用富含亚油酸的天然植物油制备共轭亚油酸,比如将红花籽油通过碱催化异构化法制备共轭亚油酸,或者将红花籽油醇解后异构,水解得到共轭亚油酸,上述两种方法共轭亚油酸在提纯过程中均会产生损失,降低了共轭亚油酸的纯度。
中国专利申请CN107216249A公开了一种高品质共轭亚油酸的制备方法,该专利以脂肪酸短链醇酯为原料通过碱催化异构反应及皂化反应制备共轭亚油酸。虽然该方案解决了共轭亚油酸含量对原料依赖性强的问题,但是该方案必须包含碱催化转位步骤再提纯,这一过程必然造成共轭亚油酸损失。因此,本领域亟需一种高品质、高纯度共轭亚油酸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为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含量共轭亚油酸甘油三酯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工艺过程简单,成本低,可以将共轭亚油酸甘油三酯提纯至95%以上。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含量共轭亚油酸甘油三酯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结晶提纯
红花油甲酯置于-16-4℃的低温下,保持10小时以上,低温过滤分离晶体和滤液。优选的,红花油甲酯置于2℃的低温下提纯。
S2.精馏提纯
精馏塔底部连接薄膜蒸发器,塔高大于1m,理论塔板数不低于30块。薄膜蒸发器温度控制在200℃以上,塔顶出现回流后保持真空稳定30min,开启塔顶冷凝器,设置回流比为最少3:1,收集馏分,获得提纯后的红花油甲酯。
S3.共轭化反应
真空条件下,向提纯后红花油甲酯滴加红花油甲酯质量10%的甲醇钾甲醇溶液升温至105-110℃共轭化反应,得到共轭亚油酸甲酯;
更具体地,共轭化反应步骤为:真空条件下,向提纯后红花油甲酯滴加红花油甲酯质量10%的甲醇钾甲醇溶液。升温至105-110℃。反应合格后降温至80℃,加入甲醇降温至45℃,用硫酸甲醇溶液调节pH=7-8,加入红花油甲酯质量2%的硫酸氢钠,开启蒸汽加热回流,控制蒸汽压力2.0MPa,回流温度65-75℃,继续反应1h后,脱除催化剂硫酸氢钠,得到共轭亚油酸甲酯。所述反应合格的判定标准为:当亚油酸剩余量≤1.5%判定反应合格。
S4.酯化反应
向共轭亚油酸甲酯加入红花油甲酯质量0.18-0.25倍(优选0.22倍)三醋酸甘油酯混合,抽真空控制氮气流量稳定在15-20m3/h,升温到90℃。小流量滴加红花油甲酯质量2.5-4.0%(优选3.0%)的甲醇钠甲醇溶液,控制加入时间30min完成,升温到130-135℃,保温反应7-10h。结束后氮气破空。降温至45℃,向釜中加入红花油甲酯质量1倍的水洗涤,直至水层Ph=6-7为合格,升温至80℃,脱除水分。
S5.收集
启动导热油系统,控制反应釜温度在175-190℃,系统压力20Pa,边搅拌,边进料,进料温度稳定在100-120℃,进料量控制在60-140L/h,收集重组分,得共轭亚油酸甘油三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医诺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医诺生物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73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脱缆钩
- 下一篇:连续冲砂式出砂检测系统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