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PM环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57892.2 | 申请日: | 201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11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胡素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东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6/02 | 分类号: | C04B26/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白桂林;马林中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郑汴路建***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保材料 得到混合物 异噻唑啉酮 次磷酸钠 抗氧化剂 硬脂酸钡 混合物 次氮基 硅酸钙 络合剂 石灰岩 烯烃油 制备 钇铝石榴石 柔韧性 质量份 石榴 水浴 钇铝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PM环保材料,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石灰岩70‑80、钇铝石榴1‑2、次磷酸钠2.5‑4、次氮基硅酸钙8‑20、聚泣‑烯烃油1‑3、硬脂酸钡0.5‑2、络合剂2‑4、抗氧化剂0.1‑0.3、异噻唑啉酮0.2‑0.4;在‑18℃以下的温度下,柔韧性好,不会变脆,能够承受一定的外力;一种PPM环保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石灰岩、次磷酸钠、次氮基硅酸钙、钇铝石榴石以及硬脂酸钡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A;b.向混合物A中加入聚泣‑烯烃油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B;c.向混合物B中依次加入络合剂、抗氧化剂以及异噻唑啉酮,且置于50℃‑60℃水浴中搅拌均匀,得到PPM环保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PM环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塑料是以单体为原料,通过加聚或缩聚反应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俗称塑料或树脂,可以自由改变成分及形体样式,由合成树脂及填料、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色料等添加剂组成。
塑料的主要成分是树脂。树脂这一名词最初是由动植物分泌出的脂质而得名,如松香、虫胶等,树脂是指尚未和各种添加剂混合的高分子化合物。树脂约占塑料总重量的40%~100%。塑料的基本性能主要决定于树脂的本性,但添加剂也起着重要作用。有些塑料基本上是由合成树脂所组成,不含或少含添加剂,如有机玻璃、聚苯乙烯等。
现有的塑料制品在低温的情况下柔韧性差,易变脆,不适合低温环境使用;且塑料制品在制备的过程中存在加工难度大,不易成形且制造成本高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的现有的塑料制品存在在低温的情况下柔韧性差,易变脆,不适合低温环境使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PPM环保材料。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PPM环保材料,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工作原理为:该PPM环保材料在-18℃以下的温度下,柔韧性好,不会变脆,能够承受一定的外力而不破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PPM环保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石灰岩、次磷酸钠、次氮基硅酸钙、钇铝石榴石以及硬脂酸钡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A;
b.向混合物A中加入聚泣-烯烃油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B;
c.向混合物B中依次加入络合剂、抗氧化剂以及异噻唑啉酮,且置于50℃-60℃水浴中搅拌均匀,得到PPM环保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工作原理为:先将石灰岩、次磷酸钠、次氮基硅酸钙以及钇铝石榴石固体颗粒混合均匀,避免跟液态的聚泣-烯烃油、络合剂、抗氧化剂以及异噻唑啉酮的混合,导致固体颗粒混合不均匀而造成PPM环保材料的局部性能差,放置于50℃-60℃的水浴中降低液态物质的粘度,便于搅拌均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详细了解本发明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效果,下面以具体的生产实例来进一步介绍本发明的应用和技术效果。
实施例1
一种PPM环保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粒径为2-4纳米的石灰岩70千克、次磷酸钠2.5千克、次氮基硅酸钙8千克、钇铝石榴石1千克以及硬脂酸钡0.5千克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A;
b.向混合物A中加入1千克聚泣-烯烃油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B;
c.向混合物B中依次加入钛酸酯偶联剂2千克、抗氧化剂0.1千克以及异噻唑啉酮0.2千克,且置于50℃-60℃水浴中搅拌均匀,得到PPM环保材料A。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东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东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78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泥水化硬化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高硬度车桥涂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