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西瓜炭疽病抗性室内鉴定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59451.6 | 申请日: | 201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25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伟;孙小武;郑井元;戴思慧;阮万辉;刘建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蔬菜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18 | 分类号: | C12Q1/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欧 |
地址: | 410125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西瓜 炭疽病 抗性 室内 鉴定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西瓜炭疽病抗性室内鉴定的方法,属于植物抗病性鉴定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培养基的制备:原料包括琼脂和固体营养颗粒,采用凝胶法制备培养基,所述固体营养颗粒为具有四层的球形颗粒;接种体的分离;接种体鉴定;接种体保存;接种体复壮;接种孢子制备;鉴定材料准备;对照品种选择;接种及接种后的管理;发病指数的调查;抗性评价。该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且运用的培养基培养西瓜炭疽病菌成功率高、周期短,本方法可用于选育和推广的西瓜品种进行炭疽病抗性鉴定,大大降低或避免炭疽病的危害,对抗病新品种的选育、推广及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抗病性鉴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西瓜炭疽病抗性室内鉴定的方法。
背景技术
西瓜炭疽病由瓜类炭疽菌引起,是西瓜重要病害之一。自1867年意大利首次对瓜类炭疽病报道以来,该病已经在地中海、美国、中美洲、澳大利亚等众多国家和地区发生,每年全球西瓜产量因炭疽病的损失达10-15%。瓜类炭疽病菌的无性孢子世代常见,为半知菌门亚门黑盘孢目葫芦科刺盘孢(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我国1899年就有西瓜炭疽病发生的报道,近年来,西瓜炭疽病在我国的山东、河南、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都有发生,使许多地区西瓜生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该病在西瓜瓜苗期到成株期都可发生,以幼苗期和果实成熟期为发病高峰期。西瓜幼苗发病时,子叶上出现圆形或半圆形褐色病斑,外围常有一黄褐色晕圈,病斑上长有黑色小点或淡红色粘状物,发展到幼茎基部变为黑褐色,且缢缩,甚至倒折,但病斑部位较立枯病高。成株期发病,在叶片上出现水浸状圆形淡黄色斑点,稍凹陷,后变褐色,边缘紫褐色,中间淡褐色,有同心轮纹,病斑扩大相互融合后易引起叶片穿孔干枯。在未成熟的果实上,初期病斑呈水浸状淡绿色圆斑,成熟果实上开始为突起病斑,后期扩大为褐色凹陷,并环状排列许多小黑点,潮湿时生出粉红色黏物,多呈畸形或变黑腐烂。
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病害最基本、最重要的措施。抗病育种从选育到利用都离不开抗性鉴定,抗性鉴定是抗病育种过程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研究西瓜炭疽病的抗性,进而研发出一种快速、简便鉴定品种抗性的方法,也必将在生产实践中起到理论上的指导作用。
短期内繁殖足够的西瓜炭疽病菌孢子是进行西瓜炭疽病抗性鉴定的基础。通常瓜类炭疽病菌在普通培养基上只长菌丝不长孢子,为了得到一种短期获得西瓜炭疽病菌分生孢子的有效途径,要选择制备一种最适合西瓜炭疽病菌丝生长及产孢的培养基。西瓜感染炭疽病时,在感染对数期产孢快且孢子量大,所以炭疽病菌的孢子繁殖较其他的一般菌种培养基所需要的碳源和营养成分更为重要,故,西瓜炭疽病的培养基制备是在抗性鉴定中非常关键的一步。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西瓜炭疽病抗性室内鉴定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并且在炭疽病病原菌培养时,培养基内可长期提供稳定的碳源和营养成分,无需额外添加,减少了菌种被污染的可能性,提高西瓜炭疽病鉴定的成功率,本方法可用于选育和推广的西瓜品种进行炭疽病抗性鉴定,大大降低或避免炭疽病的危害,对抗病新品种的选育、推广及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西瓜炭疽病抗性室内鉴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培养基的制备:取琼脂和固体营养颗粒采用凝胶法制备培养基,并将培养基制备成平面培养基和斜面培养基,所述固体营养颗粒为维生素、石蜡、葡萄糖、氨基酸、明胶、网状大豆蛋白纤维、蜂蜜制备的多层球形颗粒;
接种体的分离:剪取西瓜叶片的病键部,于浓度为75wt%的乙醇溶液中浸泡30s,取出用0.1wt%次氯酸钠溶液浸泡1min后,插入平面培养基中,于黑暗环境中暗培养2-3d,出菌丝后转接到新的平面培养基上,得到接种体;
接种体鉴定:提取接种体的菌丝DNA进行PCR扩增,将得到的PCR扩增产物进行凝胶电泳分析,并进行DNA序列对比,得到西瓜炭疽病病原菌接种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蔬菜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未经湖南省蔬菜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94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