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除聚醚多元醇中乙酸和残留催化剂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59527.5 | 申请日: | 201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96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应珏;翟洪金;程杰;董胜;任广伟;秦兆伟;贡严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句容宁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5/00 | 分类号: | C08G65/00;C08G65/30;C08G65/46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陈扬 |
地址: | 21240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醚多元醇 乙酸 去除 硅酸镁铝 多孔性 固体碱性物质 残留催化剂 催化剂杂质 乙酸锰 固体碱性 碱性物质 生产过程 固体物 碱处理 吸附剂 孔道 过滤 节能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聚醚多元醇中乙酸和残留催化剂的方法,采用特定固体碱性物质与聚醚多元醇混合搅拌,然后经过过滤的方式去除固体物,将聚醚多元醇中的乙酸及乙酸锰催化剂杂质同时去除,得到聚醚多元醇,具体如下:特定固体碱性物质为经过碱处理的多孔性硅酸镁铝,该多孔性硅酸镁铝的孔道内附有碱性物质,多孔性硅酸镁铝用量为聚醚多元醇质量的0.1~2%。该方法在聚醚多元醇生产过程中,通过固体碱性吸附剂将聚醚多元醇中的乙酸及乙酸锰催化剂杂质同时去除,提高了聚醚多元醇质量,同时简捷、节能、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去除聚醚多元醇中丙酸和残留催化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聚醚多元醇简称聚醚,在民用制品中有着广泛应用,比如用于制造汽车聚氨酯高回弹坐垫、方向盘,用于建筑装饰、保温以及仿木家具等。聚醚多元醇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乙醛,为了去除乙醛,可以加入催化剂促进其转化为乙酸,然后就需要去除乙酸和残留催化剂。
将聚醚多元醇中乙醛转化为乙酸的催化剂可以有多种,使用乙酸锰催化剂高效且用量少,经转化后聚醚多元醇中乙酸的含量一般在10ppm左右,使用的乙酸锰催化剂用量一般是聚醚质量的10ppm,对于残留在聚醚中乙酸和乙酸锰催化剂含量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对于较高品质的聚醚乙酸和乙酸锰催化剂含量均要求在2ppm以内,越低越好。
如何高效、简捷地去除聚醚多元醇中的乙酸以及乙酸锰催化剂,对于高品质的聚醚多元醇生产十分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去除聚醚多元醇中乙酸和残留催化剂的方法,通过向聚醚中加入采用特定固体碱性物质将聚醚多元醇中的乙酸及乙酸锰催化剂杂质同时去除,提高聚醚多元醇质量。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去除聚醚多元醇中乙酸和残留催化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特定固体碱性物质与聚醚多元醇混合搅拌,然后经过过滤的方式去除固体物,将聚醚多元醇中的乙酸及乙酸锰催化剂杂质同时去除,得到聚醚多元醇,具体如下:
特定固体碱性物质为经过碱处理的多孔性硅酸镁铝,该多孔性硅酸镁铝的孔道内附有碱性物质,多孔性硅酸镁铝用量为聚醚多元醇质量的0.1~2%。
本发明中,采用特定固体碱性物质与聚醚多元醇混合搅拌,分段控制温度和时间,具体为:混合搅拌第一阶段,温度为70~90℃,时间为0.5~1.5小时;混合搅拌第二阶段,温度为105~125℃,时间为1~3小时。
采用特定固体碱性物质与聚醚多元醇混合搅拌,然后经过过滤的方式去除固体物,混合搅拌和过滤全过程进行氮气保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一次性将聚醚多元醇中的乙酸以及乙酸锰催化剂同时去除,提高了聚醚多元醇质量,简捷、节能。
(2)通过吸附和过滤的方式滤除掉聚醚多元醇中的杂质,工艺安全易控。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去除聚醚多元醇中乙酸和残留催化剂的方法,采用特定固体碱性物质与聚醚多元醇混合搅拌,然后经过过滤的方式去除固体物,将聚醚多元醇中的乙酸及乙酸锰催化剂杂质同时去除,得到聚醚多元醇。特定固体碱性物质为经过碱处理的多孔性硅酸镁铝,该多孔性硅酸镁铝的孔道内附有碱性物质,多孔性硅酸镁铝用量为聚醚多元醇质量的0.1~2%。
将多孔性硅酸镁铝与聚醚多元醇混合搅拌,分段控制温度和时间。混合搅拌第一阶段主要是让多孔性硅酸镁铝附着的碱性物质与聚醚中的乙酸反应,控制温度为70~90℃有利于反应,时间为0.5~1.5小时较为充分;混合搅拌第二阶段主要是多孔性硅酸镁铝吸附乙酸锰催化剂,温度为105~125℃有利于提高吸附效果,时间为1~3小时比较充分。然后经过过滤的方式去除固体物,这样简洁、高效地同时去除聚醚多元醇中的乙酸以及乙酸锰催化剂,得到高品质聚醚多元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句容宁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句容宁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95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