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商品数字身份生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59601.3 | 申请日: | 201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911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赵亮;邹菁琳;贾娟;商飞;古春生;古继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高科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0 | 分类号: | G06Q30/00;G06Q40/04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4114 | 代理人: | 彭超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创***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商品 数字 身份 生成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商品数字身份生成方法,能够屏蔽不同厂商编码方式、编码长度、厂商名字长度、商品品类信息等区别,最终获得一个固定长度的数字身份,便于厂家对产品的数字化管理,同时也利于商品的综合管理,无需区分各厂商不同的细节。采用了两种不同的哈希算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使用本方法的同一系统中有重复数字身份的可能,减少了数字身份碰撞的可能。采用了非对称密钥体系ECDSA算法,即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算法。在密钥未泄露的情况下,他人无法根据同样的商品信息生成同一个数字身份;生成的数字身份不会产生碰撞,即不会重复;仅能有拥有私钥的厂家生成,无法被伪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商品防伪验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身份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主要有三类数字身份生成方法,一是人工生成,在相同的命名空间里,需要后续唯一性验证才能保证唯一;命名空间即数字身份可能出现的组合所构成的空间;二是由计算机随机生成,在低并发的场景下,适合通过一个服务集中生成,并保障此服务的高可用性;三是由计算机按命名规范生成,在高并发的场景下,适合通过一个保障命名空间独立的命名规范下,由多个服务并行生成。
第一类人工生成方法需大量人力维护,适用于用户自命名或所需命名的物品少且集中的情况。
第二类随机生成数字身份的方法存在以下弊端:(1)依据概率确保数字身份无碰撞,当命名空间较小、产品数量较大时,数字身份冲突的可能会提高;(2)使用方面如果作为数据库主键,对索引不利;(3)过于随机,若应用于不同公司的同类产品管理,则需另外的开销维护哪一个编码的商品属于哪一个公司。
第三类采用命名规范的方法较为常用,通常会采用步长和增长相结合的生成算法,即每新增一个物品,商品编号加1等,本质上都是对某个状态进行累积的结果。此种方法能够快速高效地为产品生成数字身份。但是,采用命名规范的方法存在以下弊端:(1)产品数据量十分庞大时,足够长的数字身份编码长度才能既保证命名规范,又保证产品数字身份的唯一性;(2)采用连续,或者固定步长的数字身份编码,容易从一个编码猜测其他编码的存在;(3)同类公司生产的商品需要统一管理时,因命名规范不统一导致难以统一管理;(4)保密性不佳,易被破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身份生成方法,能够实现产品数字身份的唯一性和保密性,用户无法直接从数字身份当中获取具体的商品信息,从而便于商品的数字化管理和商品信息保密。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商品数字身份生成方法,适用于基于区块链的商品防伪验真系统;该商品数字身份生成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商品编码生成步骤:接收外部输入的商品信息;根据所述商品信息的内容按照预设的编码规则进行编码,生成一个定长的字符串编码,作为商品编码C;
数字签名步骤:利用厂商的私钥,采用ECDSA算法对所述商品编码C进行数字签名,得到签名结果s;所述ECDSA算法是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算法;
一次哈希计算步骤:采用SHA-160哈希算法对所述签名结果s进行一次哈希计算,得到哈希值h,即h=SHA160(s);
一次级联步骤:将版本号与所述哈希值进行一次级联,将一次级联结果记为data,即data=VER||h;其中,所述版本号为适用于基于区块链的商品防伪验真系统的版本号;
二次哈希计算步骤:采用SHA-256哈希算法,对所述一次级联步骤获得的data进行二次哈希计算,将得到的结果的前四个字节作为data的一个4字节校验,将所述的4字节校验结果记为checksum,即checksum=SHA256(SHA256(data))[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高科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高科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96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