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脂酯交换反应的连续反应器及脂肪酸甘油二酯提纯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959640.3 申请日: 2018-08-22
公开(公告)号: CN109055018A 公开(公告)日: 2018-12-21
发明(设计)人: 饶雨农;饶攀;饶燕;李贤;李抗;宋冠雄 申请(专利权)人: 金溪遥遥领先高科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1C3/10 分类号: C11C3/10;C11B3/12;B01J19/24;C07C67/02;C07C69/003
代理公司: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代理人: 李炳生
地址: 344809 江西省抚*** 国省代码: 江西;3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反应器本体 圆板 连续反应器 酯交换反应 加入管 提纯 反应生成物出口 脂肪酸甘油二酯 分子蒸馏 内腔中 排空管 加热器 催化剂溶液 反应器顶部 顶部设置 多级反应 混合溶液 交替放置 节能降耗 生产效率 提纯工艺 蒸馏设备 反应器 真空泵 延伸 生产工艺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油脂酯交换反应的连续反应器,包括反应器本体,在反应器本体的顶部设置有催化剂溶液加入管,反应器本体的上部设置有反应生成物出口,反应生成物出口延伸至反应器顶部位置;在反应器本体的下部设置有油脂加入管,油脂加入管延伸至反应器底部,反应器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排空管,排空管连接真空泵,在反应器本体的内腔中设有混合溶液加热器和若干反应圆板a、反应圆板b,反应圆板a与反应圆板b在反应器本体的内腔中交替放置,相邻反应圆板a和反应圆板b之间形成多级反应腔;油脂酯交换反应的连续反应器的脂肪酸甘油二酯提纯方法,所述蒸馏设备的分子蒸馏提纯工艺包括五级分子蒸馏提纯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节能降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脂工业、油脂化工领域,尤其是一种油脂酯交换反应的连续反应器及脂肪酸甘油二酯提纯方法。

背景技术

甘油二酯(Diacylglycerol, DG)是一类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ol, TG)中一个脂肪酸被羟基取代的结构脂质。DG 是天然植物油脂的微量成分及体内脂肪代谢的内源中间产物,它是公认安全(GRAS)的食品成分。近年来发现,膳食DG 具有减少内脏脂肪、抑制体重增加、降低血脂的作用,因而受到广泛的关注。

DG具有安全、营养、加工适性好、人体相容性高等诸多优点,甘油二酯是由丙三醇(甘油)与两个脂肪酸酯化后得到的产物,简称甘二酯、双甘酯,英文名为diglyceride或diacylglycerol简写为DG 、DAG。它分为1,3-甘油二酯和1,2-甘油二酯两种异构体。研究表明甘油二酯(DG)在降血脂、减少内脏脂肪、抑制体重增加等方面有重要功能。此功能主要是通过抑制甘油三酯(TG)在体内蓄积实现的。1993年K.Hara等人[1]最早发现膳食DG 具有降低实验大鼠血清甘油三酯的作用。Masakasu[2]在K.Hara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假设DG 的降血脂功能可能是DG 与TG 在肠道中的代谢途径不同引起的。TG在肠道中,两端脂肪酸由于脂肪酶作用,被酶解为2-单甘酯(MG)与游离脂肪酸(FA),并在小肠上皮细胞被吸收。在小肠上皮细胞中,FA与2-MG再次被迅速合成为TG(中性脂肪),作为血中中性脂肪在全身运动,那些未被作为能量利用的中性脂肪便作为体内脂肪而蓄积。而DG大多都被分解为不能再合成脂肪的1-MG与脂肪酸,由于1-MG与2-MG中脂肪酸与甘油结合的位置不同,因此作为中性脂肪合成原料有很大差别,在小肠内向中性脂肪再次合成极其迟缓。细胞内游离脂肪酸浓度变高,并通过β-氧化途径最终被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释放,因此DG在小肠脂质分解和能量利用率提高。同时使食用DG后血液中的中性脂肪难以上升,这样,若持续食用DG,便可减少体内脂肪积累。Yang, Kuksis等人[3]研究表明经α-磷酸甘油途径形成的TG 不形成乳糜微粒,而是储存于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中。

由此推断膳食DG,不仅能影响乳糜微粒甘油三酯的组成,而且会影响其转运。1997年Hiroguki 等人[4]用实验大鼠进一步研究了DG的营养特点。研究发现DG和TG的消化和代谢途径明显不同。Hiroyuki et a用大鼠为实验模型明确地证明了DG 的减肥功能与其热量值无关,而是由于吸收进入小肠绒毛后的代谢途径不同引起的。随着研究的深入,科研人员对体重调节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有了进一步认识。Takatoshi Murase等人的研究从分子水平解释了膳食DG 抑制脂肪蓄积的机理。

2009第18号卫生部关于批准甘油二酯等7种物品为新资源食品的公告,为甘油二酯大规模生产利用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甘油二酯已经批准为新资源食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溪遥遥领先高科有限公司,未经金溪遥遥领先高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96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