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成司机台的面罩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59853.6 | 申请日: | 201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098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王闯;周飞;杨云帆;卢慧;张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C17/04 | 分类号: | B61C17/04;B61D1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蔡晶晶 |
地址: | 210031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司机 面罩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集成司机台的面罩结构,包括面罩和司机台,面罩与司机台之间设置有插接接口,通过该插接接口实现司机台在面罩内的定位;面罩在窗口下方设置有向车内延伸的翻边,司机台的上部与面罩对接处设置有和该翻边对应的平面,翻边与平面之间通过粘接固定。本发明中,司机室面罩和司机台单独开模成型,并预留合模接口。成型后的面罩和司机台通过预留的合模接口进行合模和表面处理来完成整体的制造。面罩和司机台预留接口为插接接口和粘接翻边。其中插接接口来保证面罩和司机台合模定位的准确性,粘接翻边则用于保证合模后司机台的承载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面罩,属于轨道车辆司机室内装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轨道交通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车辆内装美观性的需求不断增加。目前,传统地铁车辆司机室面罩和司机台为分体结构,但是由于玻璃钢件自身特性和成型工艺等原因,两者存在配合缝隙不均的现象,整体美观性较差。同时分体式结构,司机台需要单独做与车体、面罩的安装点,增加安装工艺流程的复杂度和安装工作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集成司机台的面罩结构, 将司机室面罩和司机台采用分模、合模成型,两者之间不存在安装缝隙,整体美观性好。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集成司机台的面罩结构,包括面罩和司机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与司机台之间设置有插接接口,通过该插接接口实现司机台在面罩内的定位;所述面罩在窗口下方设置有向车内延伸的面罩粘接翻边,司机台前部设置有竖向的司机台粘接翻边;所述面罩粘接翻边与司机台前部的上表面粘接固定,所述司机台粘接翻边与面罩内表面粘接固定。
上述集成司机台的面罩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司机室面罩和司机台单独开模成型制造;
步骤2、将司机台移动入面罩内部,并且将插接接口对准;
步骤3、面罩粘接翻边和司机台粘接翻边涂覆粘接胶;
步骤4、将司机台沿插接接口推入定位,使粘接处的表面贴合,使司机台与面罩件通过粘接固定;
步骤5、粘接完成后对司机台和面罩之间的缝隙进行补料。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司机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面罩与司机台之间设置有插接接口,通过该插接接口实现司机台在面罩内的定位;所述面罩在窗口下方设置有向车内延伸的面罩粘接翻边,司机台前部设置有竖向的司机台粘接翻边;所述面罩粘接翻边与司机台前部的上表面粘接固定,所述司机台粘接翻边与面罩内表面粘接固定。
上述司机台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司机台移动入面罩内部,并且将插接接口对准;
步骤2、面罩粘接翻边和司机台粘接翻边涂覆粘接胶;
步骤3、将司机台沿插接接口推入定位,使粘接处的表面贴合,使司机台与面罩件通过粘接固定;
步骤4、粘接完成后对司机台和面罩之间的缝隙进行补料。
此外,本发明还保护一种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具有上述集成司机台的面罩结构。
本发明中,司机室面罩和司机台单独开模成型,并预留合模接口。成型后的面罩和司机台通过预留的合模接口进行合模和表面处理来完成整体的制造。面罩和司机台预留接口为插接接口和粘接翻边。其中插接接口来保证面罩和司机台合模定位的准确性,粘接翻边则用于保证合模后司机台的承载强度。
在面罩和司机台制作过程中就将两者集成在一起,司机台无需单独的安装接口,即简化了安装工艺流程,又保证了整体的美观性。同时两者集成结构使得司机台内部空间利用率高,司机台外部占用空间变小,司机视野更为开阔。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98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