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造骨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59907.9 | 申请日: | 201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44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浩淼;陆国赞;朱纬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华钛三维材料制造有限公司;李浩淼 |
主分类号: | A61F2/28 | 分类号: | A61F2/28;A61F2/30 |
代理公司: | 广东翰锐律师事务所 44442 | 代理人: | 陈业胜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造骨 髂骨 制备 打印 连接单元 移植 植入 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缺陷 紧密贴合 匹配贴合 手术难度 术后恢复 贴合面 打磨 切掉 贴合 个性化 关节 切割 健康 医生 恢复 | ||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造骨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造骨,包括:人造骨主体以及连接单元,人造骨主体通过连接单元与待植入部位旁的髂骨连接;人造骨主体为3D打印人造骨主体,人造骨主体与髂骨关节贴合面匹配贴合连接。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人造骨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中,3D打印人造骨主体可实现人造骨主体的个性化制备,与待植入部位的髂骨紧密贴合,无需医生对健康的髂骨部分进行切割或打磨,有效提高了手术的效率,降低手术难度;3D打印人造骨主体与髂骨的贴合精度更高,不切掉健康的髂骨部位,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造骨移植存在着移植难度大、移植效率低以及不利于患者后期恢复的技术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造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骨科领域,由于严重创伤、骨肿瘤、骨髓炎等多种原因所致的骨缺损十分常见。当需替换关节或治疗骨断裂时,最理想的方式是通过组织再生功能实现骨的自身修复;然而,在许多情形下,人体骨并不能实现自身修复,例如骨组织坏死,骨关节创伤,这时就需要人造骨的帮助。人造骨(Artificail Bone),是指可以替代人体骨或者修复骨组织缺损的人工生物材料。
现有技术中,在需要人造骨移植时,由于不同患者的病变情况并不相同,而人造骨又是统一规格的,医生需要将患者的髂骨部分磨平或者锯掉,才可以实现人造骨与髂骨相贴合,这样,会导致医生在手术操作中难度很大,耗费时间,同时,切去患者健康的骨组织,不利于患者后期的恢复。
因此,研发出一种人造骨及其制备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人造骨移植存在着移植难度大、移植效率低以及不利于患者后期恢复的技术缺陷,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造骨及其制备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人造骨移植存在着移植难度大、移植效率低以及不利于患者后期恢复的技术缺陷。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造骨,所述人造骨包括:人造骨主体以及连接单元,所述人造骨主体通过所述连接单元与待植入部位旁的髂骨连接;
所述人造骨主体为3D打印人造骨主体,所述人造骨主体与所述髂骨的贴合面匹配贴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人造骨主体的表面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单元插入所述连接孔中。
优选地,所述连接单元为钉子。
优选地,所述人造骨主体为钛合金人造骨主体。
优选地,所述钛合金人造骨主体为钛六铝四钒人造骨主体。
优选地,所述连接孔的直径为2~15mm,所述连接孔的深度为5~40m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括以上任意一项所述人造骨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为:
步骤一、数据采集:采集患者待植入部位的数据;
步骤二、建模:根据步骤一所采集的数据,建立3D打印数据;
步骤三、3D打印:根据步骤二所得的3D打印数据打印人造骨主体。
优选地,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打孔,所述打孔步骤在步骤三之后进行;
所述打孔的方法为:在所述人造骨主体的表面打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华钛三维材料制造有限公司;李浩淼,未经广州华钛三维材料制造有限公司;李浩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599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