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模具钢表面制备复合渗氮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60693.7 | 申请日: | 201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40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邹晋;陆磊;余玖明;付青峰;周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3C8/26 | 分类号: | C23C8/26;C23C8/02;C21D1/04;C21D1/08;C23F17/00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36100 | 代理人: | 张文 |
地址: | 330012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钢 表面 制备 复合 渗氮层 方法 | ||
1.一种在模具钢表面制备复合渗氮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A、脉冲电路和气体准备:采用电压为1-6kV、电容为800-1500μF、电感为30-60μH、频率为1-6Hz的脉冲电路;气体采用可燃性气体:丙烷、氧气、空气构成的混合气体;
B、安装:将模具钢固定在可移动的工作平台上;
C、气体燃烧爆炸:先向脉冲高压爆炸装置中的爆炸腔室通入空气,随后按比例1:2~1:6通入丙烷与氧气,丙烷流量为0.5-20 l/min,氧气流量为1-50 l/min,并启动点火装置,丙烷、氧气、空气构成的混合气体燃烧发生爆炸,形成爆炸焰流;
D、高压放电:启动电源,施加电压为1-6kV、脉冲频率为1-6Hz的高压电,使模具钢与电极间发生脉冲放电;
E、表面改性层制备:根据模具钢的形状,在X,Y,Z三维尺度上移动工作平台,保持爆炸腔室的腔口与模具钢需要渗氮的表面距离为20-200mm,设定工作平台的移动速度为1-50mm/s,在模具钢表面获得厚度均匀的马氏体细晶改性层,马氏体细晶改性层的厚度为10-100μm;
F、渗氮前处理:将脉冲高压爆炸处理后的模具钢表面轻微打磨表层,打磨掉的厚度为0.009mm-0.012mm,使模具钢的表面平整,再使用酒精清洁干净模具钢的表面;
G、气体渗氮:将模具钢放入渗氮炉中,密封并向渗氮炉内通入纯氨气,氨气流量为500-2000l/h,渗氮的保温温度为400-600℃,保温时间为0-72h,炉压为20-50mm/H2O,炉温冷却至150℃以下出炉,炉内保持正压,最终在模具钢经脉冲高压爆炸处理后的表面获得复合渗氮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未经江西省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6069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