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小波分析的发动机气密性诊断方法以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60978.0 | 申请日: | 201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902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熊文羽;龚齐昶翼;黄松涛;冯瀚;王俊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洁程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G06F18/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黄勇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高***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分析 发动机 气密性 诊断 方法 以及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小波分析的发动机气密性诊断方法以及系统,涉及一种增程器发动机领域,解决了传统的发动机气密性检测需要拆卸安装以及借助外部条件,较为麻烦,不利于工作人员及时有效的了解发动机的气密性情况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S1:通过动力电池启动电机,使电机恒扭矩拖动发动机;S2:获取发动机的转速情况;S3:以发动机的转速情况为依据进行处理分析,获取所需的发动机气密性情况。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小波分析的发动机气密性诊断方法以及系统,不仅方便了对发动机气密性的检测,而且能较为精确的定位到具体发动机哪个气缸出现了气密性问题,真正实现了气密性快速准确的诊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增程器发动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增程器发动机气缸气密性诊断方法基于小波分析的发动机气密性诊断方法以及系统。
背景技术
增程器利用天然气这种清洁燃料作为能源,将发动机、发电机和电池做成一个整体,是一个高转化效率、排放更清洁的能源装置。其中发动机作为增程器的主要部分,其质量检测和在线诊断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
传统的发动机气密性检测,对零部件有空气检漏、氮气检漏、氦气检漏和水浸检漏等方法,但是需要拆卸安装以及借助外部条件,较为麻烦,不利于工作人员及时有效的了解发动机气缸的气密性情况,还有改进的空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一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小波分析的基于小波分析的发动机气密性诊断方法,不仅方便了对发动机气密性的检测,而且能较为精确的定位到具体发动机哪个气缸出现了气密性问题,真正实现了气密性快速准确的诊断。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基于小波分析的发动机气密性诊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动力电池启动电机,使电机恒扭矩拖动发动机;
S2.获取发动机的转速情况;
S3.以发动机的转速情况为依据进行处理分析,获取所需的发动机气密性情况。
采用上述方案,步骤S1通过动力电池启动电机并且使电机处于恒扭矩模式,有效拖动发动机,步骤S2在发动机启动的情况下获取发动机的转速,最后通过步骤S3根据步骤S2的转速信息有效处理分析出发动机的气密性情况。
作为优选,S2包括以下步骤:
S2.1.通过磁电传感器(5)采集齿盘信号;
S2.2.将齿盘信号转换为方波信号,形成方波曲线图;
S2.3.通过方波曲线图获取相邻两个齿的间隔时间,并基于相邻两个齿的间隔时间为依据计算出齿盘的角加速度,其中齿盘的角加速度的计算公式如下:dw/dt=(Ti+1-Ti)/Ti^3,其中Ti+1、Ti均为相邻两个齿间隔时间。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步骤S2.1获取齿盘信号,步骤S2.2有效将齿盘信号转换为方波信号,形成方波曲线图,而步骤S2.3的设置通过方波曲线图获取相邻齿的间隔时间。
作为优选,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1A.将采集到的角加速度做分解层数为两层的小波分解,并得到近似部分a2和细节部分d1、d2;
S3.2A.以小波分解所获取的近似部分d2分别计算出正常加速度、1缸漏气加速度和2缸漏气加速度中各缸的特征值,其中具体的特征值公式如下:,其中i为缸号,为该缸上止点在小波分解d2中的位置;
S3.3A.将各缸特征值逐一和其中各缸特征值中最小的特征值作差,若差值超过预设的差值,则最小特征值所对应的气缸为漏气气缸;反之,则无漏气气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洁程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洁程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609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