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入剂自动包膜装置及包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61447.3 | 申请日: | 201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6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3 |
发明(设计)人: | 尹述贵;王实强;贾少微;张涛;刘庆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善康医疗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3/06 | 分类号: | A61J3/06;A61K9/32;A61K47/34 |
代理公司: |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0 | 代理人: | 张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入 自动 包膜 装置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植入剂自动包膜装置及包膜工艺,属于药物包膜技术领域,包括排片机、推片机、微型马达、包膜池、药片管道和自动控制装置;所述药片管道沿包膜池内部铺设,沿池体的一侧铺设至池体底部,再从池体另一侧伸出;排片机出口与推片机入口连接,推片机出口与药片管道入口连接,药片管道出口下设有收集装置;所述推片机与微型马达连接,自动控制装置与排片机和微型马达连接。使用本发明提供的包膜装置,能够使包膜更加均匀,且由于自动控制装置作用,使得植入剂药片能够一片一片从药片管道中通行和排出,使得粘度较大的PLA能均匀包裹在植入剂药片表面,有效避免了植入剂药片互相之间的粘连引起的包膜破损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包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植入剂自动包膜装置及包膜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可生物降解缓释载药技术研究广泛,这种技术不仅为多种药物提供了更好的给药方式,而且减少了药物的不良反应并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可生物降解缓释载药系统是以高分子聚合物为载体,局部给药后可以缓慢稳定释放药物的新型给药系统,有微球注射型、片剂植入型等释药系统。药物的释放行为除受药物的特点(分子量、分子体积大小、水溶性等)、聚乳酸及其共聚物的性质(组成、分子量、结晶性、降解速度等)、制剂的特征(形状、粒径、表面性质等)及释药环境影响较大外,药物在制剂中的含量及分布、药物与材料及其降解产物的相互作用等也对释放模式有影响。微球注射型缓释系统受到微球自身大小的限制,缓释时间一般在一个月左右,但临床上使用方便;而片剂植入型缓释系统因通过压片或挤压后可形成骨架式结构,使药物释放更加缓慢,可达到更长的缓释时间,但临床上使用时需进行局部手术埋植。
为了实现药片的着色、胃溶、肠溶、缓释、控释等多种效果,通常会对药片进行包衣,现有的包衣工艺多是将许多药片同时置于某一包衣容器中进行翻滚流动,且将液态包衣材料形成雾状进行喷洒,达到包衣目的,上述方法都无法单独对每个药丸进行包衣,这种包膜方式存在包膜不均匀,破碎率高等问题。
传统包膜过程多使用水溶性纤维素等作为包膜剂,容易降解。而聚乳酸(PLA)是一种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在体内代谢的最终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中间产物乳酸也是体内正常糖代谢的产物,不会在重要器官聚集,是FDA批准使用的医药辅料。相比一般的包衣材料而言,虽然聚乳酸降解速度慢,缓释效果更好,但由于聚乳酸粘性大,导致包膜难度非常大,尤其是包膜后干燥难度大,使得聚乳酸作为包膜剂的应用一直受限。
中国专利文献CN102512399B公开了一种长效纳曲酮植入剂同样DL-聚乳酸对压片后的纳曲酮微球进行了包衣。但是如前所述,由于聚乳酸粘度过大,包膜后药片之间靠近或干燥时置于托盘时与托盘底面的接触都会引起包膜表面粘连而破裂,影响药物的释放稳定性。
现有技术中也有用喷洒包膜液的方式进行包膜的技术,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7638295A公开了一种流化床底喷包衣装置,颗粒在导流筒内呈螺旋状运动,通过喷洒包衣液的方式实现颗粒包膜。但是该方法同样存在包膜不均匀,干燥后膜容易碎裂等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植入剂自动包膜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普遍存在的包膜不彻底,包膜容易损坏且无法使用高粘度包膜液进行包膜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植入剂自动包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片机、推片机、微型马达、包膜池、药片管道、收集装置和自动控制装置;所述药片管道沿包膜池内部呈U型铺设,沿池体的一侧铺设至池体底部,再从池体另一侧伸出;
所述排片机出口与推片机入口连接,所述推片机出口与药片管道入口连接,所述药片管道出口下方设有收集装置;
所述包膜池内装有包膜液,所述药片管道深入包膜池的部分浸入所述包膜液中;
所述推片机与微型马达连接,所述自动控制装置与排片机和微型马达连接,用于控制植入剂药片的排出速度和运动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善康医疗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善康医疗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614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