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保型植物精油空气清新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62170.6 | 申请日: | 201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9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严润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包鹿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65/08 | 分类号: | A01N65/08;A01N65/22;A01N65/28;A01N65/48;A01N25/06;A01P1/00;A01P3/00;A01P7/04;A01P17/00;A61L9/01;A61L9/012;A61L9/013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雾剂 空气清新 精油 植物精油 环保型 制备 薄荷精油 茶树精油 姜精油 牛至 蒸馏水 柠檬酸 复合 绿色环保 气味芳香 清新空气 天然植物 紫苏精油 抗病毒 微胶囊 质量比 重量份 驱除 复配 凝胶 驱虫 蚊蝇 香氛 毒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型植物精油空气清新喷雾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主要原料:蒸馏水30‑40份、香氛凝胶4‑6份、紫苏精油微胶囊10‑12份、复合精油10‑12份、柠檬酸2‑3份、助剂1‑2份,所述复合精油包括茶树精油、香姜精油、薄荷精油、牛至精油,茶树精油、香姜精油、薄荷精油、牛至精油按照质量比为1:0.5‑0.6:1.4‑1.7:0.2‑0.3复配而成;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环保型植物精油空气清新喷雾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空气清新喷雾剂采用气味芳香且具有驱虫抗病毒功效的天然植物为原料,绿色环保,提取其有效成分,制成喷雾剂,且对人体无任何毒害作用,制备方法简单,使用方便,既能清新空气,驱除蚊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气清新喷雾剂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环保型植物精油空气清新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空气清新剂是人们日常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种产品,尤其是在宾馆、食堂、卫生间等公共场所,为避免蚊虫滋生带来的环境污染及疾病传播,每天均需要大量使用空气清新剂,但是现有的空气清新剂大多是采用化学成分的原料制成,其中含有很多杀虫驱蚊的菊酯类药物,此类药物不仅对蚊虫有害,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也有很大的毒害作用,如果长期在此环境中工作或生活,很容易造成记忆力减退,器官发生器质性病变等问题,因此,研发一种环保、安全无毒害作用的空气清新剂具有重要意义。
精油是从植物的花、叶、茎、根或果实中,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挤压法、冷浸法或溶剂提取法提炼萃取的挥发性芳香物质。日常生活中使用,可以起到净化空气、消毒、杀菌的功效,同时可以预防一些传染性疾病。不同种类的精油功效不同,对于一些疾病有舒缓和减轻症状的功能。精油对许多的疾病都很有帮助,配合药物的治疗,可以让疾病恢复的更快。精油对于内分泌、新陈代谢、泌尿系统、性病、免疫系统、妇科疾病、肌肉、骨骼疾病、皮肤疾病、身体的症状与疾病、神经系统与精神疾病、眼、耳、鼻、口腔、牙齿疾病、呼吸系统方面的疾病、血液循环系统方面的疾病、消化系统方面的疾病有很不错的疗效,可将精油应用于空气清新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型植物精油空气清新喷雾剂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气味芳香且具有驱虫抗病毒功效的天然植物为原料,绿色环保,提取其有效成分,制成喷雾剂,且对人体无任何毒害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环保型植物精油空气清新喷雾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主要原料:蒸馏水30-40份、香氛凝胶4-6份、紫苏精油微胶囊10-12份、复合精油10-12份、柠檬酸2-3份、助剂1-2份;
所述环保型植物精油空气清新喷雾剂由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步骤S1、将柠檬酸加入一半的蒸馏水中,搅拌均匀,配制成柠檬酸溶液;
步骤S2、将香氛凝胶、紫苏精油微胶囊和复合精油加入剩余的一半蒸馏水中,再加入羟甲基纤维素纳和吐温-80,常温搅拌60-70min;
步骤S3、将制备好的柠檬酸溶液加入步骤S2制备的混合液中,常温搅拌35-40min,利用瞬间灭菌器灭菌,然后分装在带有喷雾器的容器内,制备得到环保型植物精油空气清新喷雾剂。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精油包括茶树精油、香姜精油、薄荷精油、牛至精油,茶树精油、香姜精油、薄荷精油、牛至精油按照质量比为1:0.5-0.6:1.4-1.7:0.2-0.3复配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助剂包括羧甲基纤维素钠和吐温-80,羧甲基纤维素钠和吐温-80所用的质量比为1:1.2-1.5。
进一步地,所述柠檬桉叶精油微胶囊由如下方法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包鹿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包鹿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621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斑枯病防治药剂
- 下一篇:防治柑橘黄龙病药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