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线管内表面磨粒流抛光高密封性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62294.4 | 申请日: | 201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486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宣平;王海全;高航;段合露;于洋;王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41/06 | 分类号: | B24B41/06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高永德;李洪福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管 表面 磨粒流 抛光 密封性 夹具 | ||
1.一种直线管内表面磨粒流抛光高密封性夹具,包括:上料缸(1)、外扣夹具(2)、尼龙补芯(3)、内扣夹具(5)和下料缸(6);
所述上料缸(1)为柱状体,顶部设置有用以容纳磨料的磨料容纳腔(A),上料缸(1)中心底部具有内螺纹;
所述外扣夹具(2)上部设置有外螺纹,与上料缸(1)底部的内螺纹连接,其高度与上料缸(1)的内螺纹孔的长度相同,端面与上料缸(1)下表面贴合部分设置有旋转密封深槽(21),上料缸(1)下表面设置有端面旋转牙(11),与旋转密封深槽(21)配合形成迷宫密封;
其中,外扣夹具(2)中心位置为通孔A(22),其内径与待加工直线管(4)内径相同,通孔A(22)与锥度为2的沉孔(23)相连;沉孔(23)小径端面和斜面与尼龙补芯(3)上部对用位置贴合,沉孔(23)大径内表面螺纹部分与内扣夹具(5)顶部的外螺纹为螺纹配合;
所述尼龙补芯(3)中心为内径与待加工直线管(4)外径相同的通孔B(31),通孔B(31)的深度与待加工直线管(4)长度相同,上部小端为具有一定外径尺寸的上部光轴部(32),中间部位为锥度为2的台阶轴部(33),下部为具有一定外径尺寸的下部光轴部(34),尼龙补芯(3)内部与待加工直线管(4)贴合,上部小端端面与外扣夹具(2)内部小径端面贴合,锥度斜面起导向作用,锥度为2的台阶轴部(33)的外部与外扣夹具(2)内螺纹贴合,台阶轴部(33)的端面与内扣夹具(5)上部端面贴合,下部光轴部(34)的外表面与内扣夹具(5)的沉孔(23)内表面贴合,下部光轴部(34)的端面与内扣夹具(5)沉孔端面贴合;
所述内扣夹具(5)中心有内径与待加工直线管(4)直径相同的通孔C(51),通孔C(51)上部为具有一定内径尺寸的内扣夹具沉孔(52),内扣夹具沉孔(52)外部为与外扣夹具(2)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通孔C(51)下部表面外侧为具有一定外径尺寸的内扣夹具外螺纹(53),内扣夹具外螺纹(53)根部的平展部(54)的下端面设置有螺旋密封槽(55),通孔C(51)端面与待加工直线管(4)端面贴合,内扣夹具沉孔(52)的外螺纹部上端面和内扣夹具沉孔(52)与尼龙补芯(3)对应位置贴合,内扣夹具沉孔(52)的外螺纹与外扣夹具(2)内螺纹为螺纹配合,内扣夹具(5)的下部外侧与下料缸(6)上部为螺纹配合;
其中,内扣夹具外螺纹(53)根部的平展部(54)与下料缸(6)对应端面为迷宫密封;
所述下料缸(6)结构与上料缸(1)相同;
其中,由上料缸(1)的磨料容纳腔(A)、外扣夹具(2)的通孔A(22)、尼龙补芯(3)的通孔B(31)、待加工直线管(4)的中心管孔、内扣夹具(5)的通孔C(51)和下料缸(6)的磨料容纳腔(B)组成的连续的贯穿孔道,即此贯穿孔道为磨料的流动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线管内表面磨粒流抛光高密封性夹具,其特征在于:
上述迷宫密封的开槽深度为3~4mm,数量为3~5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6229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D曲面抛光机
- 下一篇:一种LED制作专用的晶圆滚磨加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