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太阳能集热的防油沉积储油罐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62672.9 | 申请日: | 2018-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299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4 |
发明(设计)人: | 申超男;刘夏冰;郑雄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D88/74 | 分类号: | B65D88/74 |
代理公司: | 33246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贾森君 |
地址: | 316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油罐本体 出油管 储油罐 储油 太阳能集热器 太阳能集热 沉积层 入油管 防油 沉积 油泵 节能环保 储油层 预热 加热 抽出 外部 延伸 流通 能源 环保 保证 | ||
1.一种基于太阳能集热的防油沉积储油罐,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油罐本体(1),所述储油罐本体(1)的内部的油品 分为储油层(11)和沉积层(12),
入油管(2),所述入油管(2)从储油罐本体(1)外延伸至沉积层(12)中,
出油管(3),所述出油管(3)设置在储油罐本体(1)的外部,
油泵(4),所述油泵(4)用于将沉积层(12)中的底部储油抽出至出油管(3)中,
太阳能集热器(5),所述太阳能集热器(5)的两端分别与入油管(2)和出油管(3)连接,所述太阳能集热器(5)用于预热流通的储油,
所述太阳能集热器(5)包括:迂回分布的集热管(51),所述集热管(51)的两端分别与入油管(2)和出油管(3)连通;
调温系统,所述调温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温度传感器(61)、信号反射模块、控温油箱(62)、换热油箱(63)和控制开关,所述中央处理器分别与信号反射模块和油泵(4)电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61)与信号反射模块电连接,所述控温油箱(62)设置在出油管(3)与集热管(51)之间,所述换热油箱(63)设置在集热管(51)与入油管(2)之间,所述换热油箱(63)与控温油箱(62)连通,所述控制开关用于控制集热管(51)中储油直接进入入油管(2)中还是经过换热油箱(63)后进入入油管(2)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太阳能集热的防油沉积储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管(51)包括:外管(511)、内管(513)和设置在外管(511)和内管(513)之间的集热镀膜(51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太阳能集热的防油沉积储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管(51)与入油管(2)之间依次通过延长管(52)、第一直管(53)和第二直管(54)连接,所述第一直管(53)和第二直管(54)与换热油箱(63)连通,所述延长管(52)位于与第一直管(53)连接处设有测温容纳腔(55),所述温度传感器(61)设置在测温容纳腔(55)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太阳能集热的防油沉积储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油箱(62)与换热油箱(63)之间设有换热口(622),所述控制开关包括:第一开关(641)、第二开关(642)和换热开关(643),所述第一直管(53)与换热油箱(63)的连接处的上下两端分别为第一触点(644)和第二触点(645),所述第二直管(54)与换热油箱(63)的连接处的上下两端分别为第三触点(646)和第四触点(647)。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太阳能集热的防油沉积储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油箱(62)内设有迂回分布的控温管(621),所述控温管(621)的两端分别与出油管(3)和集热管(51)连接,所述换热口(622)设置在控温管(621)与集热管(51)的连接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太阳能集热的防油沉积储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油管(2)远离太阳能集热器(5)的一端设有旋转喷头(7)。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太阳能集热的防油沉积储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喷头(7)包括:三通(71)、旋转套(72)、喷淋管(73)和两个堵头(74),所述三通(71)的进口通过旋转套(72)与入油管(2)连接,所述喷淋管(73)穿过三通(71)的两个出口,所述喷淋管(73)开设有第一通孔(75)和第二通孔(76),所述第一通孔(75)和第二通孔(76)分别分布于三通(71)的两侧,所述第一通孔(75)和第二通孔(76)关于喷淋管(73)的竖截面的圆心对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6267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