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水抗油纳米纤维素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962877.7 申请日: 2018-08-22
公开(公告)号: CN108912404A 公开(公告)日: 2018-11-30
发明(设计)人: 宋兆萍;唐杰斌;王慧丽;刘温霞;刘甜甜 申请(专利权)人: 齐鲁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C08L1/02 分类号: C08L1/02;C08K9/04;C08K3/26;C08J5/18
代理公司: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2 代理人: 赵长林
地址: 250353 山东***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复合膜 水抗油 纳米纤维素 中间体制备 改性填料 质量比 制备 表面改性处理 干法改性工艺 产品制备 充分混合 合成过程 化学溶剂 填料改性 纤维素 偶联剂
【说明书】:

一种抗水抗油纳米纤维素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填料改性:将质量比为0.5‑15:100的偶联剂和填料利用干法改性工艺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得到改性填料;S2、中间体制备:将质量比为1‑20:100的改性填料与纤维素充分混合后,得中间体;S3、产品制备:将中间体制备成复合膜。本发明得到的复合膜具有优异的抗水抗油特性,且合成过程不使用有毒有害的化学溶剂,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水抗油纳米纤维素复合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纤维素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资源中,植物纤维基材料的开发,可以有效缓解目前广泛使用的石油基衍生物的资源不可再生和环境污染问题。从植物纤维资源中分离出的纳米纤维素是一种高性能、可再生的绿色原料,具有无毒、生物相容、密度低、机械强度优异等性能,以其为基本单元可以构建出多种性能优异的结构材料和功能复合材料。由纳米纤维素相互交织形成的透明膜,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低的氧气渗透率、低的热膨胀系数和优异的热稳定性,可应用于绿色包装材料或作为柔性电子元器件的透明基底。然而,纳米纤维素表面裸露大量亲水性基团,易于形成水化层,表现出强的亲水性。在潮湿的环境下,水分子易于吸附在其表面上,破坏纳米纤维素间的氢键结合,使得纳米纤维素膜的机械性能与隔绝性能出现极大的下降。纳米纤维素的抗水性差,加之,纳米纤维素膜对油的阻隔性能也较差,严重制约了其薄膜作为高阻隔包装材料的应用。

因此,为了满足新型包装材料的要求,需要一种抗水抗油的纳米纤维素膜。Gousse(2002)通过对纳米纤维素进行硅烷化改性,来提高纳米纤维素的疏水性,Rodionova(2011)在甲苯溶剂体系下,利用乙酸酐对纳米纤维素表面进行酯化改性。Shimizu(2014)将不同种类的烷基季铵盐吸附于纳米纤维素表面羧基基团上,利用浇铸的方式制备出疏水、柔韧、透明薄膜。Hambardzumyan(2015)使用Fenton试剂(H2O2和FeSO4)通过共价键作用,将木质素接枝到纳米纤维素晶体表面从而提高其疏水性。Wang(2015)通过利用纳米纤维素膜吸附Cu2+和Fe3+,使其在高湿度环境下,维持了优异的机械性能。

虽然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纳米纤维素膜的疏水性,但是这些方法有的需要用到大量有机溶剂,或者用到金属离子,工艺过程不够环保;有的会对纳米纤维素性能造成损伤,有的工序过于复杂。而且,在提高纳米纤维素膜的抗油抗水性能方面,并没有相关文献和专利进行有益探索。

[1]Gousse C,Chanzy H,Excoffier G,et al.Stable suspensions ofpartially silylated cellulose whiskers dispersed in organic solvents[J].Polymer,2002,43(9):2645-2651.

[2]Rodionova G,Lenes M,Eriksen O,et al.Surface chemical modificationof microfibrillated cellulose:Improvement of barrier properties for packagingapplications[J].Cellulose,2010,18(1):127-134.

[3]Shimizu M,Saito T,Fukuzumi H,et al.Hydrophobic,ductile,andtransparent nanocellulose films with quaternary alkylammonium carboxylates onnanofibril surfaces[J].Biomacromolecules,2014,15(11):4320-432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鲁工业大学,未经齐鲁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628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