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变电站检修的智能安措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63909.5 | 申请日: | 2018-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6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赖曦文;房静;王秀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主分类号: | G08B13/183 | 分类号: | G08B13/183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8 | 代理人: | 任益;闫玉芳 |
地址: | 0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杆主体 红外发射器 红外接收器 变电站检修 报警器 智能 射频卡读卡器 安全事故 工作区域 故障区域 红外对管 间隔设置 身份识别 违章行为 信号传输 远程布置 可升降 主控室 安全措施 首尾 违规 相背 警报 检修 报警 制止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变电站检修的智能安措系统,包括多个可升降的安措杆主体,每个安措杆主体的顶端均相背的设置有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多个安措杆主体间隔设置并根据其上的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以首尾相对的方式圈成检修工作区域,相邻两个安措杆主体上且各为首尾的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构成一组红外对管;至少一个安措杆主体的顶端还设置有用于报警的报警器、用于信号传输的4G通信模块以及用于身份识别的射频卡读卡器;利用本发明的智能安措系统,工作人员可在主控室远程布置安全措施,当有人员违规闯入故障区域时,报警器会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及时制止违章行为,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网智能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变电站检修的智能安措系统。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中,变电站是电网能源输送的枢纽。变电站的安全运行直接影响电网的稳定。智能化技术是解决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也是直接影响整个电网智能化水平的关键环节。
由于特高压变电站占地面积大、GIS设备结构复杂,传统的变电站现场安全管控模式,各类安全措施布置费时费力,同时无法对检修现场的违章行为进行实时监控,难以高效实施安全管理与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变电站检修的智能安措系统,能够实现无线布置安全措施和实时监控作业违规行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变电站检修的智能安措系统,包括多个可升降的安措杆主体以及用于控制安措杆主体升降并接收和处理数据的单片机控制电路;每个安措杆主体的顶端均相背的设置有用于构建电子光栅的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多个安措杆主体间隔设置并根据其上的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以首尾相对的方式圈成检修工作区域,相邻两个安措杆主体上且各为首尾的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构成一组红外对管;至少一个安措杆主体的顶端还设置有用于报警的报警器、用于信号传输的4G通信模块以及用于身份识别的射频卡读卡器;所述4G通信模块与单片机控制电路双向连接,红外接收器和射频卡读卡器的输出端分别与单片机控制电路的两个输入端相连接,单片机控制电路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报警器和红外发射器输入端相连接。
进一步的,每个安措杆主体均包括下套管、设置在下套管中且可在其中升降的中套管和设置在中套管中且可在其中升降的上安措杆,并且下套管中还设置有用于推拉中套管和上安措杆升降的驱动机构;所述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均设置在上安措杆的外杆头上。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下套管底端内部的两个电机,每个电机分别通过一套蜗轮蜗杆传动机构连接中套管和上安措杆,所述单片机控制电路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两个电机的受控端。
进一步的,所述下套管的底端设置有底座,底座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固定支架。
进一步的,每个安措杆主体的下套管和中套管的顶端各加工有一个卡槽,下套管顶端的卡槽中安装有用于限制中套管极限高度的中限位开关,中套管顶端的卡槽中安装有用于限制上安措杆极限高度的上限位开关,并且这两个限位开关的输出端分别与单片机控制电路的两个输入端相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多个安措杆主体采用预埋式设置方式,圈定出检修区域,使用检修前和检修完成后,可在主控室通过4G通信模块以远程控制的方式自动将安措杆主体升起和降下,同时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工作建立电子光栅,检修时若有无关人员经过电子光栅进入检修区域则会自动产生报警,并且只有检修人员可以消除警报。
本发明的智能安措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可实现变电站安措的一键式布置,有效监控违章行为的发生。本发明解决了现存的安措人工布置方式存在的费时费力、GIS设备安措布置困难的问题,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可复制性和可推广性,不仅推动了安措布置方式的革新,而且大幅提高了变电运维人员的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未经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639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