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备份和恢复的方法、装置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65588.2 | 申请日: | 2018-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9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期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精容数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14 | 分类号: | G06F11/1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乐易联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9 | 代理人: | 高炜丽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备份 数据库 保存数据 操作指令 一键恢复 备份 分类 备份数据恢复 服务器接收 客户端启动 数据库类型 装置及系统 恢复 恢复操作 恢复装置 建立通信 设置数据 数据存储 数据类型 客户端 按钮 调用 匹配 服务器 保存 通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备份和恢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待保存数据并按照数据库类型将待保存数据进行分类,再调用与数据类型匹配的协议使服务器与数据库之间建立通信,将分类后的待保存的数据进行备份;通过客户端启动一键恢复操作指令,服务器接收一键恢复操作指令后建立与数据库之间的通信,将备份数据恢复到客户端。本发明通过设置数据备份和恢复装置,先将数据按照数据库的类型分类即实现同意操作方式的多种数据存储,提高数据备份的操作性,另外还设置一件恢复操作按钮,实现数据的恢复,操作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据备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备份和恢复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数据备份现存在各式各样的技术,对于备份数据库来说常用的技术方案:利用数据库自身提供的备份功能获取备份数据流,再将数据流存入到本地磁盘或者挂载的磁带中,对于操作系统中各种文件利用打包软件将数据统一打包在存在备份机或挂载的磁带中。该方案适用于要求不高的企业或者个人,可实现基本的数据备份需要。但是其对不同的数据库的操作不相同,对操作者有一定的要求,操作复杂,并且,不易实现远程异地的数据备份需求,同时,数据库的数据恢复操作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或数据恢复简单的数据备份和恢复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数据备份和恢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待保存数据并按照数据库类型将待保存数据进行分类,再调用与数据类型匹配的协议使服务器与数据库之间建立通信,将分类后的待保存的数据进行备份;
通过客户端启动一键恢复操作指令,服务器接收一键恢复操作指令后建立与数据库之间的通信,将备份数据恢复到客户端。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待保存数据为定时获取或随时获取。
本发明的目的还提供一种数据备份和恢复装置,包括数据获取模块、数据分类模块、协议模块、通信模块和响应模块,所述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保存数据,所述数据分类模块用于将待保存数据进行分类;所述协议模块内存储各个数据库的类型的协议,所述通信模块用于调用协议模块的协议并与之对应的数据库建立通信,所述响应模块用于响应定时备份操作或随时备份操作或一键恢复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分类模块是按照待保存数据所要保存数据库的类型进行分类。
本发明的目的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备份和恢复装置,包括服务器、客户端和数据库,所述服务器内安装有数据备份和恢复装置,所述数据备份和恢复装置包括数据获取模块、数据分类模块、协议模块、通信模块和响应模块,所述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保存数据,所述数据分类模块用于将待保存数据进行分类;所述协议模块内存储各个数据库的类型的协议,所述通信模块用于调用协议模块的协议并与之对应的数据库建立通信,所述响应模块用于响应定时备份操作或随时备份操作或一键恢复操作;
所述客户端上安装有指令输入模块,指令输入模块与响应模块连接,所述指令输入模块包括数据备份的时间指令和一键恢复指令;
所述数据库与通信模块连接,并与服务器之间通过协议建立通信。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分类模块是按照待保存数据所要保存数据库的类型进行分类。
本发明通过设置数据备份和恢复装置,先将数据按照数据库的类型分类即实现同意操作方式的多种数据存储,提高数据备份的操作性,另外还设置一件恢复操作按钮,实现数据的恢复,操作简单。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数据备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精容数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精容数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655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