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淡水鱼保活运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66527.8 | 申请日: | 2018-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350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日晨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2 | 分类号: | A01K63/02;A01K63/04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淡水鱼 运输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活鱼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淡水鱼保活运输装置。其包括鱼箱,还包括与所述鱼箱连通、用于对鱼箱供氧供水的保活箱,与所述鱼箱连通、用于对鱼箱废水净化的净化箱以及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通过氧气管与保活箱连通,所述臭氧发生器通过臭氧管与净化箱连通,所述净化箱通过循环水管与保活箱连通。该发明在对鱼箱进行供氧供水的同时还能对其产生的废水进行净化处理以达到保活运输的目的,同时该发明循环利用了废水,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活鱼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淡水鱼保活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的活鱼运输,因其运输工具简陋,运输方法简易,无法规模化、集装化作业,从而影响了我国活体水产品大批量的调运。因此,只能进行中短距离汽车活鱼运输,并且活鱼的运输量也有限,既部满足各地区的需求,且运输成本又高。另外,活鱼在运输过程中,装载密度比通常养殖条件下高出数十倍,鱼类一方面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另一方面向水中排泄出大量代谢物,在极短的时间内导致水质迅速恶化,任其发展,鱼类要么死与缺氧,要么死与代谢物中毒。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对鱼箱进行供氧供水的同时对其产生的废水进行净化处理以保持鱼体鲜活的淡水鱼保活运输装置。
本发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淡水鱼保活运输装置,包括鱼箱,还包括与所述鱼箱连通、用于对鱼箱供氧供水的保活箱,与所述鱼箱连通、用于对鱼箱废水净化的净化箱以及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通过氧气管与保活箱连通,所述臭氧发生器通过臭氧管与净化箱连通,所述净化箱通过循环水管与保活箱连通。
优选地,所述净化箱包括依次与所述鱼箱连通的沉淀箱和臭氧净化箱,所述臭氧净化箱与所述保活箱连通;所述沉淀箱底部设有石英砂填料,所述沉淀箱与臭氧净化箱连通的出水口设有活性炭滤芯。
优选地,所述保活箱内设有用于混合氧气和净化水的气液混合件,所述气液混合件包括通过转动轴承设置于保活箱内壁的转轴和设置于转轴的混合叶片。
优选地,所述混合叶片的叶面开设有若干通孔。
优选地,所述混合叶片包括与转轴连接的连接部和设置于连接部的弧形的混合勺。
优选地,所述保活箱与所述氧气管连通的进氧口设有曝气管。
优选地,所述鱼箱与所述保活箱连通的进口设置于鱼箱箱壁的中部,所述鱼箱内壁设有与进口连通的T型布水管。
优选地,所述氧气管为螺旋氧气管。
优选地,所述鱼箱底部设有倾斜的排废孔道,所述排废孔道远离鱼箱底部的一侧设有筛孔隔板。
优选地,所述鱼箱底部设有减震层,所述减震层内设有若干气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利用臭氧发生器,一方面产生臭氧对废水进行净化,另一方面通过较长的氧气管使得臭氧在常温常压下转化为氧气,以对鱼箱供氧。
2.利用净化后的废水,将其与氧气气液混合后形成富氧水输入鱼箱,达到对其供氧供水的目的,节能环保。
3.设置气液混合件帮助净化水和氧气的溶合。
4.设置倾斜的排废孔道和筛壳隔板,有助于鱼箱中杂质的排出,保持鱼箱的清洁。
5.设置减震层,保持其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淡水鱼保活运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淡水鱼保活运输装置气液混合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日晨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湖州日晨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665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淡水鱼远距离运输设备
- 下一篇:全自动光能增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