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料产品生产用进料嘴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66781.8 | 申请日: | 2018-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39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肖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市崇兴乐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0 | 分类号: | B29C45/20;B29C45/23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胡定华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料产品 生产 进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塑料产品生产用进料嘴,包括顶块,所述顶块的底部设置有套筒一,所述套筒一上套设有锁紧套,所述套筒一且位于所述顶块与所述锁紧套之间套设有压缩弹簧,所述锁紧套的底部设置有注料管,所述锁紧套通过螺纹一与所述注料管固定连接,所述套筒一的底端延伸至所述注料管的内部,所述套筒一的底部设置有密封挡板,所述密封挡板的顶部设置有螺纹二,所述密封挡板通过所述螺纹二与所述套筒一固定连接,所述顶块、所述套筒一和所述密封挡板的内侧均设置有注料孔,所述注料管的内侧设置有通孔,所述密封挡板与所述通孔匹配。有益效果:避免注塑过程材料热量的损失,提高注塑件的力学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塑料产品生产用进料嘴。
背景技术
塑料产品已经应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塑料产品的生产也已经普及,通常的塑料产品生产都是将原料融化,在注入模具当中,注料时都会用到进料嘴,注料前操作人员都会进行设备调试,同时检测下进料嘴是否通畅,一般是挤出一些融化的原料,而且由于没有限制压力的装置,注完料推出的时候会漏出一定的原料浪费较多。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塑料产品生产用进料嘴,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塑料产品生产用进料嘴,包括顶块,所述顶块的底部设置有套筒一,所述套筒一上套设有锁紧套,所述套筒一且位于所述顶块与所述锁紧套之间套设有压缩弹簧,所述锁紧套的底部设置有注料管,所述锁紧套通过螺纹一与所述注料管固定连接,所述套筒一的底端延伸至所述注料管的内部,所述套筒一的底部设置有密封挡板,所述密封挡板的顶部设置有螺纹二,所述密封挡板通过所述螺纹二与所述套筒一固定连接,所述顶块、所述套筒一和所述密封挡板的内侧均设置有注料孔,所述注料管的内侧设置有通孔,所述密封挡板与所述通孔匹配,所述密封挡板的底部设置有套筒二,所述套筒二为镂空结构,所述套筒二的底部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与所述通孔匹配,所述注料管的下部设置有螺纹三。
进一步的,所述顶块的顶部为弧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一的直径小于所述顶块的最大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注料管的中部嵌设置有若干个换热片,所述注料管的外侧设置有隔热套管,所述换热片位于所述注料管与所述隔热套管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套与所述注料管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的内侧中部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于所述活塞匹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把注料管的顶部加装锁紧套和套筒一,再在套筒一上设置压缩弹簧,注料时,顶块先与浇口套接触,受挤压后推动套筒一运动,使得活塞运动,使得原料得以通过套筒二进入注料孔从而进入型腔内部,移开时活塞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复位,同时为避免高温原料行程过长使得温度降低,在注料管的外侧加装换热片和隔热套管,从而避免注塑过程材料热量的损失,提高注塑件的力学性能。
另外,通过把顶块的顶部为弧形结构,使得顶块与浇口套对接时便于校准;通过把套筒一的直径小于顶块的最大直径,便于压缩弹簧更好的受力;通过把注料管的中部嵌设置有若干个换热片,注料管的外侧设置有隔热套管,换热片位于注料管与隔热套管之间,减少原料在注塑过程中的热能损耗;通过把锁紧套与注料管之间设置有密封圈,保持整体的密封性;通过把通孔的内侧中部设置有凸台,凸台于活塞匹配,使得活塞能够有效进行封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市崇兴乐塑胶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市崇兴乐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667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