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纯水制氢与直接液态储氢加氢一体化装置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66835.0 | 申请日: | 2018-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19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张锐明;黄亮;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瀚海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B1/04 | 分类号: | C25B1/04;C25B9/19;C25B15/08;C25B15/027;C25B15/023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韩玙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纯水 直接 液态 加氢 一体化 装置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纯水制氢与直接液态储氢加氢一体化装置及控制方法,包括连接电源的直接加氢电解槽、去离子循环系统和液态有机储氢材料循环系统;直接加氢电解槽内依次设置有微孔钛板、电解水催化层、质子交换膜和设置有孔道的新型质子/电子导体催化层;去离子循环系统由温度传感器T1、氧气气液分离器、去离子水箱、水泵、流量传感器F1和压力传感器P1依次相连,温度传感器T1和压力传感器P1分别连接微孔钛板的一端;液态有机储氢材料循环系统由压力传感器P2、氢气气液分离器、液态有机储氢材料存储箱、循环泵、流量传感器F2和温度传感器T2依次相连,温度传感器T2和压力传感器P2分别连接孔道的一端。本发明能耗小、储氢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解水制氢及液态有机储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纯水制氢与直接液态储氢加氢一体化装置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解制氢方式,都是将产生的氢气以高压气态型式搜集起来。传统的制氢与储氢过程是,先制氢产生氢气,而后氢气催化产生氢质子,氢质子再注入到液态有机储氢材料中。不仅制作过程复杂,还极大降低了能源效率,增加更多能耗。目前已有的液态有机储氢加氢技术,都是采用传统的化工反应器,一次性把贫氢液态有机储氢材料、催化剂和氢气加足,等待反应。该方法的缺点是刚开始阶段氢气存储很快,但是随着液态有机储氢材料氢含量浓度的慢慢提升,氢气存储越来越慢,存储效率很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纯水制氢与直接液态储氢加氢一体化装置及控制方法,具有储氢效率高和能耗低的特点。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纯水制氢与直接液态储氢加氢一体化装置,连接电源的直接加氢电解槽、去离子循环系统和液态有机储氢材料循环系统;
直接加氢电解槽的阳极侧设置有去离子水,阴极侧设置有液态有机储氢材料,直接加氢电解槽从阳极至阴极依次设置有微孔钛板、电解水催化层、质子交换膜和新型质子/电子导体催化层;
微孔钛板与去离子循环系统相连,去离子循环系统由温度传感器T1、氧气气液分离器、去离子水箱、水泵、流量传感器F1和压力传感器P1依次相连,温度传感器T1和压力传感器P1分别连接微孔钛板的一端;
新型质子/电子导体催化层与液态有机储氢材料循环系统相连,液态有机储氢材料循环系统由压力传感器P2、设置有压力传感器P3和高压氢气阀的氢气气液分离器、设置有浓度传感器C的液态有机储氢材料存储箱、循环泵、流量传感器F2和温度传感器T2依次相连,新型质子/电子导体催化层内设置孔道,温度传感器T2和压力传感器P2分别连接孔道的一个开口。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电解水催化层呈设置有多个微孔。
微孔钛板在直接加氢电解槽中发泡呈微孔状的钛板,可通过水和氧气,防止质子交换膜被压力穿破。
温度传感器T1、流量传感器F1、压力传感器P1、压力传感器P2、浓度传感器C、流量传感器F2、温度传感器T2和压力传感器P3均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分别与水泵、循环泵和高压氢气阀相连。
纯水制氢与直接液态储氢加氢一体化装置的控制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瀚海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瀚海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668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解水制氢设备
- 下一篇:一种便于结晶的电解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