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塑料薄膜用开口剂母粒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68109.2 | 申请日: | 2018-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12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曹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宣城虹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2 | 分类号: | C08L67/02;C08K9/10;C08K3/36;C08K3/22;C08K3/30;C08K3/26;C08J3/22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张加宽 |
地址: | 242047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薄膜 开口 剂母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开口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料薄膜用开口剂母粒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开口剂母粒包括以下原料制备得到:载体树脂、改性无机粒子、其它助剂;所述改性无机粒子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无机粒子和相容剂在有机溶剂中超声分散,回收有机溶剂,干燥得到相容剂包覆的无机粒子;本发明中,通过对无机粒子进行表面改性,提高了无机粒子与塑料之间的结合力,减少了无机粒子在塑料薄膜表面发生脱落引起的外观不良的现象;减少了拉伸成型的塑料薄膜出现光学性能降低的现象,确保了光线的透过率;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破膜问题,提高了生产的可持续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开口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料薄膜用开口剂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开口剂,也称为爽滑剂、抗粘连剂;常用于塑料薄膜制品的生产制备过程中,可以有效的提高薄膜的开口性能。在塑料制品的制备过程中,尤其是塑料薄膜成品收卷后,相邻的塑料薄膜间形成真空密合状态,不易分开;此外,塑料薄膜成型后,其表面存在有大量的外露分子链,在相邻的塑料薄膜闭合后产生了大分子链之间的互相缠绕,使其难以打开。通过加入开口剂,在塑料薄膜的表面产生凹凸不平来减少薄膜之间的负压使其能够顺利的分离开来,同时,开口剂能在薄膜表面形成一层润滑膜,降低薄膜之间的摩擦系数,使其不互相粘连,阻碍了大分子链之间的相互缠绕。
开口剂分为有机类开口剂和无机类开口剂,有机类开口剂主要是油酸酰胺、芥酸酰胺和EBS衍生物等,无机类开口剂主要有滑石粉、硅藻土、二氧化硅等。在无机类开口剂的使用过程中,由于无机粒子与塑料之间的结合力较差,容易导致无机粒子的脱落,在塑料薄膜的表面容易形成孔洞;此外,由于开口剂的添加,导致塑料薄膜对于光线的透过率降低了,影响塑料薄膜的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薄膜用开口剂母粒,解决现有开口剂母粒中的无机粒子与塑料之间的结合力差引起的塑料薄膜品质变差,以及减少开口剂母粒的使用带来的光学性能降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塑料薄膜用开口剂母粒,包括以下原料制备得到:载体树脂、改性无机粒子、其它助剂;
所述改性无机粒子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无机粒子和相容剂在有机溶剂中超声分散,回收有机溶剂,干燥得到相容剂包覆的无机粒子。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改性无机粒子中,无机粒子、相容剂和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1:(0.05~0.1):(15~23)。
优选的,无机粒子、相容剂和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1:(0.07~0.08):
(18~21)。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开口剂母粒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得到:载体树脂50~75份、改性无机粒子15~25份、其它助剂0.5~3份。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载体树脂为热塑性树脂。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无机粒子为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硫酸钡、碳酸钙粒子中的至少一种;和/或,
所述无机粒子的粒径为0.2~2μm。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相容剂为ABS-g-MAH、PE-g-MAH、PP-g-MAH中的一种。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其它助剂包括分散剂、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抗静电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的塑料薄膜用开口剂母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将载体树脂、改性无机粒子和其它助剂通过失重称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通过螺杆的剪切、混炼使得改性无机粒子在载体树脂中分散均匀得到熔融混合物,将熔融混合物通过溶体泵增压和过滤器过滤后得到熔融物,然后将熔融物拉条,通过水槽冷却,接着连续通过除水器和热风干燥进行除水,切粒后得到所述的开口剂母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宣城虹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宣城虹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681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