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追踪编码和遗传算法的电路结构优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68410.3 | 申请日: | 2018-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55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谭洪舟;王嘉奇;曾衍瀚;陈熙衡;方魏;谈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中山大学研究院;广东顺德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联合研究院;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N3/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左恒峰 |
地址: | 528399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群 染色体 电路 电路结构 遗传算法 追踪 适应度 优化 适应度函数 变异操作 电路优化 解码仿真 输出 返回 | ||
1.基于追踪编码和遗传算法的电路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对电路中各器件及其参数进行追踪编码,从而获得初代种群;
S2、对初代种群中所有染色体依次进行选择、交叉和变异操作,从而获得下一代种群;
S3、对下一代种群进行解码仿真,从而获得每个染色体的适应度;比较全部染色体的适应度是否均满足设置要求的适应度函数,若是,则输出该种群以作为电路优化结构,否则返回至步骤S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追踪编码和遗传算法的电路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对电路中的器件及其参数进行追踪编码,从而获得初代种群,包括:
S11、设置器件集、电路连接指令集和器件个数集并创建全局移动点,所述全局移动点初始化为输入端;
S12、随机从器件集中取出器件并从电路连接指令集中取出指令,组合该器件和指令,从而使全局移动点根据指令变化,以将器件添加到电路之中;
S13、判断电路中器件个数是否满足器件个数集的设置要求,若是,则将全局移动点连接到输出端,从而获得初代种群,否则返回至步骤S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追踪编码和遗传算法的电路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对下一代种群进行解码仿真,从而获得每个染色体的适应度,包括:对下一代种群进行解码,将解码所得信息写入到netlist文件中,并调用Hspice对下一代种群中的所有染色体进行仿真,从而得到所有染色体的适应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追踪编码和遗传算法的电路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选择操作包括轮盘选择、锦标赛选择和排序选择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追踪编码和遗传算法的电路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交叉操作包括单点交叉、两点交叉、算术交叉、线性交叉操作和基于方向的交叉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追踪编码和遗传算法的电路结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变异操作包括均匀变异、高斯变异、动态变异和基于方向的变异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中山大学研究院;广东顺德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联合研究院;中山大学,未经佛山市顺德区中山大学研究院;广东顺德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联合研究院;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6841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