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的疲劳驾驶预警及缓解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68670.0 | 申请日: | 2018-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86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熊高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舒茨曼座椅(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06 | 分类号: | G08B21/06;B60N2/02;B60N2/90;B60Q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康正德;薛峰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身份识别装置 可穿戴设备 疲劳驾驶预警 缓解系统 微控制器 动作指令 检测信号 疲劳状态 通信连接 用户身份识别 调节系统 控制指令 身份识别 生成控制 生理状态 坐姿调节 扩展性 适配 座椅 佩戴 按摩 发送 指令 震动 | ||
1.一种车辆的疲劳驾驶预警及缓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可穿戴设备,用于获取能反应驾驶员的生理状态的检测信号,并根据所述检测信号判断所述驾驶员是否处于疲劳状态;
身份识别装置,与所述可穿戴设备通信连接,用于对所述可穿戴设备进行身份识别,并在佩戴所述可穿戴设备的驾驶员处于疲劳状态时生成控制指令;
第一微控制器,与所述身份识别装置通信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身份识别装置发送的所述控制指令后生成至少包含坐姿调节、按摩和/或座椅震动的第一动作指令;
执行机构,与所述第一微控制器相连,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动作指令执行对应的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疲劳驾驶预警及缓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识别装置内存储有包含至少一个可穿戴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的用户记录,且配置成在所述可穿戴设备身份识别失败后增加该可穿戴设备对应的用户记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疲劳驾驶预警及缓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识别装置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与所述可穿戴设备通信连接;
处理器,用于在与所述可穿戴设备通信连接成功后,向所述可穿戴设备发送获取所述可穿戴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的获取指令;其中
所述处理器配置成在获取到所述可穿戴设备对应的用户信息后,将该用户信息与所述用户记录中的用户信息进行比对,若比对失败,则判断该可穿戴设备为新用户,并增加该新用户对应的用户记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疲劳驾驶预警及缓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识别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数据交换接口,所述身份识别装置通过所述数据交换接口与所述第一微控制器通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疲劳驾驶预警及缓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识别装置配置成允许通过所述至少一个数据交换接口级联其他新增的微控制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疲劳驾驶预警及缓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他新增的微控制器包括通过所述数据交换接口与所述身份识别装置通信连接的第二微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身份识别装置发送的所述控制指令后生成区别于所述第一微控制器的基于座椅调节的第二动作指令;
所述执行机构配置成与所述第二微控制器相连,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动作指令进行座椅调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疲劳驾驶预警及缓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与所述身份识别装置之间通过蓝牙方式通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疲劳驾驶预警及缓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为智能手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疲劳驾驶预警及缓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识别装置、所述第一微控制器以及所述执行机构均设置在所述车辆的所述座椅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舒茨曼座椅(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舒茨曼座椅(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6867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慧养老预警系统
- 下一篇:一种游泳池溺水预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