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油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68816.1 | 申请日: | 2018-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21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田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宝辰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8/588 | 分类号: | C09K8/588;C08F255/02;C08F222/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2 | 代理人: | 蔡仲德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油降粘剂 制备 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低温流动性 原油 低温贮存 马来酸酐 氢氧化钠 输送效率 原料制备 原油开采 制备工艺 降粘剂 聚乳酸 质量份 掺量 稠油 甲醇 可用 乙烯 环保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油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该降粘剂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备得到: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100份、马来酸酐1‑5份、聚乳酸10‑30份、甲醇100.8‑307.2份、氢氧化钠0.2‑0.8份。本发明的原油降粘剂在掺量极小时,就能有效降低稠油的粘度;本发明的原油降粘剂加到原油中,使其具有优异的低温流动性,可用于原油的低温贮存;且能够有效提高原油开采、输送效率,降低成本。本发明的制备工艺简单、经济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工业化学品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原油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稠油具有比重高、粘度高的物性,其氢碳比较低,炭渣含量高,且沥青质、重金属、硫、氮的含量较高,稠油的天然高粘高凝性能使其在生产、运输、储存等方面比常规原油困难得多。
稠油由于粘度高、流动阻力大,不易开采。所以在油田原油开采过程中,需要对稠油进行降粘,传统的降粘方法如加热降粘、掺稀降粘、乳化降粘等都有其不可克服的局限性。目前,采用油溶性原油降粘剂被认为是一种较有前途的稠油降粘方法。由于采用原油降粘剂降低稠油粘度、改善原油流变性操作容易、一般用量较小、成本较低,对原油的加工无影响,因此对高效的稠油降粘剂的研究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对油溶性原油降粘剂的研究不是很多,专利CN105112039B公开了一种油溶性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该降粘剂由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2-4%、脂肪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1-3%、溶剂油93-97%;制备方法包括:将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加入到溶剂油中,在温度为45-55℃下搅拌3-5小时,使其完全溶解;将脂肪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加热至45-55℃,与上述物质混合后在45-55℃下继续搅拌3-5小时,即得。
其中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是一类重要的降粘剂品种,因此,研究一种以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为原料制备得到的原油降粘剂,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高效降粘和降凝性能的原油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原油降粘剂,该降粘剂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备得到: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100份、马来酸酐1-5份、聚乳酸10-30份、甲醇100.8-307.2份、氢氧化钠0.2-0.8份。
本发明原油降粘剂的降粘机理:降粘剂分子中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醇解剩余的酯基、接枝马来酸酐得到的酯基以及共混聚乳酸中的酯基协同作用提供了强极性,降粘剂分子借助于自身强的形成氢键能力,渗透进入胶质和沥青质片状分子之间,拆散胶质和沥青质堆叠而形成的聚集体,从而形成片状分子无规堆砌、结构松散、有序程度明显降低、空间延伸度不大的结构,使沥青质、胶质所形成的空间网络结构遭到破坏,使包裹在其中的石油轻质组分释放出来,从而起到有效的降粘作用。
进一步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中乙烯链段的含量为30-60%。
所述的原油降粘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配制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甲醇溶液和氢氧化钠的甲醇溶液;
(2)将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甲醇溶液置于烧瓶中,油浴75-85℃,冷凝回流,在200-300rpm搅拌速度下将氢氧化钠的甲醇溶液加入到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甲醇溶液中,持续搅拌反应;
(3)将反应后的溶液缓慢倒入去离子水中边搅拌边析出产物,浸泡洗涤后,80-90℃条件下烘干,得到乙烯-醋酸乙烯酯-乙烯醇三元共聚物;
(4)将乙烯-醋酸乙烯酯-乙烯醇三元共聚物与马来酸酐加入密炼机中,在温度185-195℃,转速40-60rpm条件下反应,制备得到接枝马来酸酐的三元共聚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宝辰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宝辰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688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