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体流量原级标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69926.X | 申请日: | 2018-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7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3 |
发明(设计)人: | 熊建嘉;段继芹;任佳;王强;黄敏;宋彬;何敏;黄和;韦颜;李万俊;彭利果;陈荟宇;罗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F25/00 | 分类号: | G01F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朱雅男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流量 标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体流量原级标准系统,属于气体流量检测领域。该系统包括:顺次连通的低压气源、增压装置、高压储气装置、调压装置、恒温装置、标准流量计、换向阀组件,以及与换向阀组件的第一出气口连通的称量装置、与换向阀组件的第二出气口连通的低压储气装置;系统还包括:设置于低压气源与增压装置之间,或者增压装置与高压储气装置之间的气路防腐装置,用于去除待检测气体中的硫、水分以及固体颗粒;出口同时与增压装置、恒温装置连通的液路防腐装置,液路防腐装置用于去除流入至增压装置、恒温装置内的冷却水中的非惰性气体;设置于换向阀组件上的计时器,用于获取称量装置的充气时间;设置于称量装置的天平室上的温度湿度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流量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体流量原级标准系统。
背景技术
气体流量标准系统是为了确定气体流量标准量值而建立的系统,其作用是将准确而统一的气体流量量值传递给用于天然气贸易计量的流量仪表,它的建立对于保证天然气贸易计量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公正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气体流量标准系统。
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气体流量原级标准系统,该系统包括:顺次连通的低压气源、标准流量计、称量装置。应用时,低压气源内的天然气通过气体流量计流入至称量装置内。并,测量充气时间以及称量装置在充气前和充气后的质量变化,计算流入至称量装置内的天然气流量。然后,根据该天然气流量,对标准流量计进行校准。最后,将校准后的标准流量计与下游的用于天然气贸易计量的流量仪表连通,对该流量仪表进行校准。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技术提供的气体流量原级标准系统的测量精度不高,其流量测量不确定度高至0.1%。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体流量原级标准系统,可以解决上述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气体流量原级标准系统,所述气体流量原级标准系统包括:顺次连通的低压气源、增压装置、高压储气装置、调压装置、恒温装置、标准流量计、换向阀组件,以及与所述换向阀组件的第一出气口连通的称量装置、与所述换向阀组件的第二出气口连通的低压储气装置;
所述气体流量原级标准系统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低压气源与所述增压装置之间,或者所述增压装置与所述高压储气装置之间的气路防腐装置,所述气路防腐装置用于去除待检测气体中的硫、水分以及固体颗粒;
出口分别与所述增压装置、所述恒温装置连通的液路防腐装置,所述液路防腐装置用于去除流入至所述增压装置、所述恒温装置内的冷却水中的非惰性气体;
设置于所述换向阀组件上的计时器,用于获取所述称量装置的充气时间;
设置于所述称量装置的天平室上的温度湿度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天平室内的温度、湿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所述高压储气装置包括:进口与所述增压装置或所述气路防腐装置连通,出口与所述调压装置连通的第一高压储气单元,所述第一高压储气单元的进、出口分别设置有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且所述第一高压储气单元上还设置有第一压力传感器;
进口与所述增压装置或所述气路防腐装置连通,出口与所述调压装置连通的第二高压储气单元,所述第二高压储气单元的进、出口分别设置有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且所述第二高压储气单元上还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
与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四电磁阀、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电连接的第一气阀控制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传递的所述第一高压储气单元的气体压力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高压储气单元的气体压力信息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第四电磁阀的开与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699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粘接性强的胶水配方及其制备工艺
- 下一篇:骨灰存放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