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多次使用的蘑菇种植用棉籽壳包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71150.5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420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祁洪方;于朋九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中沃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62 | 分类号: | A01G18/62;A01G18/64;A01G18/69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轻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28 | 代理人: | 黄辉本 |
地址: | 0547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次 使用 蘑菇 种植 棉籽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多次使用的蘑菇种植用棉籽壳包,包括转轴底盘,转轴底盘的中间活动连接有转轴柱,转轴柱上套接有培养盘,培养盘的底端与转轴柱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阻尼橡胶圈,培养盘上的居中位置设置有一圈放置槽,培养盘之间设置有通风槽;该装置通过多层的培养层的设计,大大提高了空间利用率,提高了发菌数量;该装置通过单独小空间的放置棉籽壳包,减少了人力的搬运及翻堆的劳动力,方便了操作工人的繁琐操作;该装置既方便控制通气量,又方便多次重复利用,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多次使用的蘑菇种植用棉籽壳包。
背景技术
棉籽壳作为栽培食用菌的主要原料,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棉籽壳所含营养比较全面,吸水性强,透气性好,便于发菌出菇;二是棉籽壳粉碎后颗粒适中,菇农不用再进行粉碎、预湿等操作,使用简单方便,可以大大降低用工量,加上以前棉籽壳价位较低,相对效益较好,所以被菇农广泛使用;
现有技术中,棉籽壳处理后和菌种放置在塑料筒的棉籽壳包内,再将棉籽壳包的菌袋运送到培养室进行发菌,为达到便于操作的目的,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1.在培养室中,气温在28度以上,菌袋需要单摆;低于28度可以横卧叠放,根据气温高低叠放2-5个,对棉籽壳包的菌袋数量的限制过大,且这种摆放菌袋的方式就需要极大场地进行发菌,使场地利用不充分,也大大影响了发菌的数量;
2.在培养室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发菌三天后要注意检查菌袋温度,每天检查3-5次,袋表温度最好保持在28度以下,一旦超过,就要及时翻堆、打开门窗通风、减少堆放层数,需要随时监控叠放的棉籽壳包的菌袋温度,大大增加工人的劳动力;
3.蘑菇在棉籽壳包的菌袋中长出菌菇原基后,需要经常对其喷水,且喷水要细、少、勤,由于菌菇原基长的大小不一,在喷水的过程中要避免喷到幼小的菇面上,操作繁琐,费时费力,且棉籽壳包在实现生活中多用一次性的袋子,用完之后直接当成垃圾处理,造成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多次使用的蘑菇种植用棉籽壳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多次使用的蘑菇种植用棉籽壳包,包括转轴底盘,所述转轴底盘的中间活动连接有转轴柱,所述转轴柱上套接有培养盘,所述培养盘的底端与转轴柱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阻尼橡胶圈,所述培养盘上的居中位置设置有一圈放置槽,培养盘之间设置有通风槽,且培养盘上的上侧和下侧设置有第一通风孔,所述放置槽的两侧开设有滑槽,放置槽外壁上设置有通槽,且放置槽内套接有棉籽壳包外壳包,所述棉籽壳包外壳包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风孔,且棉籽壳包外壳包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底端固连接有挡块,所述棉籽壳包外壳包内套接有棉籽壳包内壳包,所述棉籽壳包内壳包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手柄,棉籽壳包内壳包的开口处固定连接有柔性封口布,所述柔性封口布的中间活动套接有伸缩绳索,所述放置槽的外侧的靠近开口处连接有雾化喷头,所述雾化喷头固定连接在多通道连接头上,所述多通道连接头的底端固定连接在螺旋水管上,所述螺旋水管的底端活动连接在内螺旋管调节管内,所述内螺旋管调节管套接在连接孔内,所述连接孔设置在转轴上,所述培养盘的上方设置有吹风机。
优选的,所述培养盘为圆形板状结构,培养盘设置有多层,多层的培养盘设置有多组,多个培养盘的中心轴与转轴柱的竖中心轴处于同一中心线上。
优选的,所述放置槽为中空圆形柱体结构,放置槽的前端和后端相贯通,放置槽设置有多个,多个放置槽等距离等大小均匀排布在培养盘的外侧上,放置槽的长度小于培养盘的半径长度,且放置槽的外壁设置有多个通槽,多个所述通槽等距离等大小均匀设置在放置槽的外侧,所述通槽的长度小于放置槽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中沃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河北中沃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11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