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醇型双组分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71458.X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356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原志成;俞云;赵超超;陶小乐;何永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之江新材料有限公司;杭州之江有机硅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83/04 | 分类号: | C09J183/04;C09J11/04;C09J11/06;C09K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青朵 |
地址: | 31125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醇型双 组分 密封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脱醇型双组分密封胶,包括质量比为100:(2~20)的A组分和B组分;所述A组分包括: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100重量份;固体填料5重量份~150重量份;所述B组分包括:交联剂8重量份~35重量份;增粘剂1重量份~20重量份;催化剂0.1重量份~1份;所述交联剂具有通式:(R1O)3‑aR2aSi‑R3‑SiR4b(OR5)3‑b;R1、R2、R4、R5独立的选自一价烃基;R3为碳原子数为2~20的二价烃基;a=0或1,b=0或1;所述增粘剂由氨基偶联剂、环氧基偶联剂和特定的Si‑N键化合物制备而成。本发明提供的脱醇型双组分密封胶采用特定含量组分,实现较好的相互作用,使产品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耐久性、密封性以及长期的保存稳定性,适用于光伏组件、汽车组件、电子电器以及建筑用的玻璃,幕墙组件等密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有机硅室温硫化硅橡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脱醇型双组分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室温下与空气中的湿气固化而得到有机硅橡胶的室温硫化性有机硅密封胶在市面上存在很多种并得到广泛应用。其中羟基或烷氧基硅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及烷氧基硅烷为主要原料,并在有机金属化合物催化剂存在下,释放出醇类化合物而固化的室温硫化硅橡胶,因具有无溴,对金属类无腐蚀等优点,不仅在光伏组件、汽车、电器电子领域作为密封材料及粘接材料得到广泛应用,而且也在建筑领域也得到广泛应用。特定的室温固化性有机硅橡胶组成物可做成单组份和双组分形式。其中单组份胶的组成固化依赖于大气的湿度,但双组分胶的固化就不依赖于大气的湿度。双组分形式的胶能够带来表层及内部几乎同时整体均匀固化等特点被认为是一种优异的深层固化性有机硅橡胶。
近年来,太阳电池、LED灯具等作为再生能源的代表产物而得到迅速发展;同时低成本、整体均匀固化、快速固化、作业时间短等特性的有机硅密封胶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即深层固化性有机硅橡胶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和广泛的应用;同样其在汽车组件领域也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在双组分醇型胶的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太阳能电池上应用胶在耐久性试验中,高温高湿下发生硫化反原性,在固化不充分的条件下硫化的胶重新变软或变成液体状等现象。而且,其硫化性能以及物性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甚至消失,尤其是对玻璃,塑料类,金属类等的基材的粘接性逐渐变差。因此,太阳电池、汽车、LED灯具等领域要求其密封胶具有无腐蚀,固化快,粘接性的同时还要求有良好的粘接耐久性及储存稳定性。再如在建筑领域也同样对于有机硅胶要求低成本、整体固化均匀、减短作业时间等;尤其在多层玻璃的2次密封以及结构粘接等应用领域要求越来越高。但建筑用脱醇型双组分密封胶也存在下述问题:在长期浸泡在水中或水紫外光照射下,建筑用的门窗强化玻璃,常常出现粘接性下降,剥离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有技术通过添加一些环氧偶联剂以及胺类偶联剂等来提高粘接耐久性,但在水中浸泡等苛刻的环境条件下仍缺乏胶的粘接耐久性,以及胶的长期储存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醇型双组分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脱醇型双组分密封胶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耐久性、密封性以及长期的保存稳定性,适用于光伏组件、汽车组件、电子电器以及建筑用的玻璃,幕墙组件等密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脱醇型双组分密封胶,包括质量比为100:(2~20)的A组分和B组分;
所述A组分包括:
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100重量份;
固体填料5重量份~150重量份;
所述B组分包括:
交联剂8重量份~35重量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之江新材料有限公司;杭州之江有机硅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之江新材料有限公司;杭州之江有机硅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14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