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输电塔结构状态评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72711.3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444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菅明健;杜宝帅;张忠文;邓化凌;李志明;张广成;张用;张华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山东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中心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赵玉珍 |
地址: | 25000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电塔结构 输电塔 动力学参数 状态评估 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 三维有限元模型 处理方式 措施保证 结构问题 人员评估 输电线路 运行状态 元模型 地线 运维 检修 筛选 评估 科研 安全 | ||
1.输电塔结构状态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
S1:收集输电塔及该线路相关资料,对运行情况初步掌握,并筛选出明显结构问题;
S2:运用ANSYS软件,建立输电塔的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及导地线有限元模型;
S3:基于输电塔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静力学参数和动力学参数;
S4:根据静力学参数和动力学参数与其对应标准的差别,选取对应的处理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塔结构状态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输电塔及该线路相关资料包括:设计建造时间、历年事故事件、铁塔设计资料、加工图纸、导地线型号、档距及前后高差、基础型式、绝缘子型号、所处地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塔结构状态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明显的结构问题包括:构件表面腐蚀厚度超过设计值的5%,构件形变超过设计值的1%,构件缺失、输电塔整体发生位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塔结构状态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的具体实现过程为:运用ANSYS软件,输入输电塔塔材横截面、密度、长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建立输电塔的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输入导地线横截面、密度、运行应力、档距、挂点坐标、弹性模量、泊松比,在输电塔上建立导地线有限元模型,从而形成塔线一体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塔结构状态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计算静力学参数的具体方法为:根据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的要求,对输电塔结构各构件的强度、刚度及局部稳定性进行计算,计算结果提取出结构位移、整体等效应力、杆件长细比、拉弯杆件计算应力、压弯杆件计算应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电塔结构状态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计算动力学参数的具体方法为:利用ANSYS软件对输电塔有限元模型直接进行模态计算,计算出前30阶模态参数判断是否出现局部模态的振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电塔结构状态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的具体判断过程为:
当结构整体等效应力最大值F不超过杆件材料设计强度值F0的80%时,或者,结构整体等效应力最大值F大于等于杆件材料设计强度值的80%、小于100%,且拉弯杆件计算应力最大值F1或压弯杆件计算应力绝对值的最大值F2小于材料设计强度值95%时,可判断输电塔运行安全;
当结构整体等效应力最大值F大于等于杆件材料设计强度值的80%、小于100%,且拉弯杆件计算应力最大值F1或压弯杆件计算应力绝对值的最大值F2大于等于材料设计强度值95%但小于材料设计强度值110%时,输电塔运行为注意状态,应加强输电塔运行情况监视和检查;
当结构整体等效应力最大值F大于等于杆件材料设计强度值的80%、小于100%,且拉弯杆件计算应力最大值F1或压弯杆件计算应力绝对值的最大值F2大于等于材料设计强度值110%时,输电塔运行即为报警状态,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铁塔应力;
当结构整体等效应力最大值F大于等于杆件材料设计强度值,输电塔运行为报警状态,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铁塔应力;
当输电塔动力学参数显示输电塔出现局部模态时,输电塔运行即为注意状态,加强输电塔运行情况监视和检查;
当输电塔动力学计算结果中,结构整体等效应力最大值F大于等于杆件材料设计强度值90%,且F出现的位置与动力学计算结果中局部模态位置相同时,输电塔运行即为报警状态,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铁塔应力或控制局部模态的产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山东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中心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山东电力工业锅炉压力容器检验中心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271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