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光镊的微球可控制备及操纵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73371.6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250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帅;胡春光;高晓晴;韩梦柯;马国腾;李宏斌;胡晓东;胡小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13/02 | 分类号: | B01J13/02;B01J13/04;B01J19/1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程毓英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球 样品池 制备 磷酸盐缓冲液 磷酸盐结晶 析出 照明成像 磷酸盐 可控制 光镊 光镍 异丙醇混合溶液 激光光束方向 光斑 光路观察 光镊系统 混合溶液 激光光斑 激光照射 局部加热 颗粒位置 时间控制 初始化 激光光 体积比 异丙醇 光路 粒径 汇聚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光镊的微球可控制备及操纵方法,所采用的设备包括光镍系统、样品池和照明成像光路,包括下列的步骤:光镊系统初始化;制备能够析出微球的混合溶液:按照体积比,将1:3.5‑6的磷酸盐缓冲液和异丙醇混合均匀,并注入样品池;将样品池置于光镍系统的样品台上,借助高度汇聚的激光光斑局部加热磷酸盐缓冲液和异丙醇混合溶液作用,使得光斑附近的磷酸盐结晶析出,形成磷酸盐微球;利用照明成像光路观察制备的磷酸盐微球并通过调整激光光强、激光光束方向及激光照射时间控制并操纵磷酸盐结晶颗粒的粒径大小、制备速度及颗粒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光镊系统可控制备及操纵微球的方法。特别涉及利用高度汇聚的准直激光束所产生的三维光阱系统与颗粒结晶领域。
背景技术
光镊是利用高度汇聚的激光束所形成的三维势阱来稳定捕获位于焦点附近的微米量级粒子,具有纳米级别的空间分辨率、皮牛量级的力学分辨率以及非接触、无损伤的特点,被学者们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单分子生物学、物理学及胶体科学等领域,捕获及操控活体小鼠耳朵毛细血管中的细胞疏通血管堵塞、捕获聚苯乙烯/二氧化硅微球进而研究蛋白质解折叠/折叠动力学特性等。然而以上研究均是基于光镊的捕获及操控微米级别粒子,光镊强大的功能不应局限于此,因此利用光镊可控制备并操纵微粒的技术有待学者们探究。
利用光镊制备并操纵微粒的技术现已有很多成果与进展。TERUKI SUGIYAMA等人利用光镊捕获并聚集纳米粒子、聚合物、分子簇等形成微米至毫米级别物质,利用光镊研究甘氨酸在重水中的结晶等;Hagay Shpaisman等人利用光镊可控制备特定尺寸的球状及拉长形胶体粒子。
以上研究中的光镊汇聚光斑多数聚焦在液体及空气的分界面上,而对溶液内部进行聚焦进而制备微粒的研究少之又少;此外,以上的制备技术或者是单一溶液的过饱和状态下或者是正在进行化学反应的溶液体系,也就是说适用范围还不够广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光镊的微球可控制备及操纵方法,操纵对象为两种溶液的混合液即非单一过饱和溶液、非化学反应溶液,混合的比例按照有利于溶液物质析出的原则设定,溶解物质在其中一种溶液中溶解,但不溶于或者微溶于另一种溶液。利用光镊照射配置好的两种溶液的混合液、光镊汇聚光斑在溶液中,光镊的聚焦光斑在混合液内部即非溶液与空气的分界面,借助高度汇聚的激光光斑局部加热混合溶液作用,使得该区域混合溶液对溶解物质的溶解度降低,从而使得溶解物质结晶析出,可以通过改变激光光强、激光光束方向及激光照射时间来可控制备并操纵微米尺度球形结构结晶颗粒。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光镊的微球可控制备及操纵方法,所采用的设备包括光镊系统、样品池和照明成像光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的步骤:
(1)光镊系统初始化,通过半波片、偏振分束棱镜、激光收集筒作用调整激光器功率使得入射光路的准直激光光束功率为1w,经物镜聚焦后形成聚焦光斑直径为1μm大小,用于稳定捕获结晶微粒;
(2)制备能够析出微球的混合溶液:按照体积比,将1:3.5-6的磷酸盐缓冲液和异丙醇混合均匀,并注入样品池;
(3)将样品池置于光镊系统的样品台上,借助高度汇聚的激光光斑局部加热磷酸盐缓冲液和异丙醇混合溶液作用,使得光斑附近的磷酸盐结晶析出,形成磷酸盐微球;
(4)利用照明成像光路观察制备的磷酸盐微球并通过调整激光光强、激光光束方向及激光照射时间控制并操纵磷酸盐结晶颗粒的粒径大小、制备速度及颗粒位置。
优选地,激光器生成的激光依次经过半波片、偏振分束棱镜和激光收集筒、压电驱动反射镜、二向色镜以及物镜后汇聚到样品池。所述的激光器为采用的激光器为1064nm波长连续波输出的二极管泵浦掺钕钒酸钇光纤耦合固态激光器。所述的物镜为数值孔径1.2,工作距离为0.28mm,放大倍率为63倍的水浸物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33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