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运用毛细管处理焚烧炉烟气中二噁英气体的装置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73430.X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5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叶平;程学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山水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44 | 分类号: | F23G5/44;F23J15/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胡坚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毛细管 外管 高温烟气 第一开孔 水滴 通孔 雾化 焚烧炉烟气 蒸汽雾化室 第二开孔 水箱 合成 环境保护领域 水箱连通 开孔板 流体 倒锥 排出 水雾 跳过 烟管 连通 穿过 室内 释放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运用毛细管处理焚烧炉烟气中二噁英气体的装置和方法,属于环境保护领域,包括外管、水箱以及蒸汽雾化室,外管顶部与水箱之间设有第一开孔板,第一开孔板设有若干个通孔,外管内还设有若干个顶部与水箱连通的毛细管,毛细管穿过第一开孔板和第二开孔板上的通孔;外管连通有用于进入高温烟气的入烟管,外管底部与蒸汽雾化室之间设有第二开孔板。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装置及方法通过毛细管内水滴和高温烟气同时从第三开孔板的通孔高速排出到雾化室内,根据流体的倒锥流的原理,水滴成雾化释放形成水雾,水滴的雾化瞬时间带走高温烟气的大量热量,使得高温烟气的温度瞬时间下降,跳过二噁英气体再次合成的最佳温度200‑‑400°C,避免了二噁英气体的再次合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领域,特别是一种运用毛细管处理焚烧炉烟气中二噁英气体的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焚烧炉烟气现在大部分的处理流程是通过换热技术把烟气中的余热进行利用,再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把烟气中的常规污染气体进行处理,然后通过除尘技术把烟气中的烟尘进行处理,在整个处理过程中,烟气的温度是通过空气自然冷却,但烟气中的二噁英没有得到有效处理,二噁英气体是一种剧毒气体,毒害性非常大,如果不加处理任意排放的话,将对空气有着非常大的危害和污染。二噁英气体产生的温度区间主要在200--400°C。焚烧炉在焚烧垃圾时产生较高的温度,排出的烟气温度也较高,温度能达到400°C以上,高温度的烟气在正常情况下慢慢冷却时,当温度冷到200-400°C区间时,烟气中的有一些成分会合成生成二噁英气体,散发到空气中会产生大气污染,同时也会对人体的身心健康及其他动物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运用毛细管处理焚烧炉烟气中二噁英气体的装置和方法,可将高温烟气通过水滴雾化,瞬时降温,跳过二噁英气体再次合成的最佳温度200--400°C,避免了二噁英气体的再次合成。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运用毛细管处理焚烧炉烟气中二噁英气体的装置,包括外管、水箱以及蒸汽雾化室,外管顶部与水箱之间设有第一开孔板,第一开孔板设有若干个通孔,外管内还设有若干个顶部与水箱连通的毛细管,毛细管穿过第一开孔板和第二开孔板上的通孔;外管连通有用于进入高温烟气的入烟管,外管底部与蒸汽雾化室之间设有第二开孔板,第二开孔板与毛细管末端形成供从毛细管末端流出的液体与高温烟气混合的间隙,第二开孔板上也设有若干个与毛细管对应供混合后液体和高温烟气进入蒸汽雾化室雾化形成水雾和低温烟气的通孔;所述蒸汽雾化室连通有用于将水雾和低温烟气排出的抽烟管,抽烟管连接有抽烟风机。
优选地,外管内还设有第三开孔板,第三开孔板将外管分为上腔和下烟腔,入烟管与下烟腔连通,第三开孔板上也设有若干个与第一开孔板上通孔对应用于供毛线管穿过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孔板、第二开孔板和第三开孔板通过固定销轴进行固定。
优选地,所述毛细管的管壁第一开孔板和第三开孔板上通孔的孔壁密封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孔板、第二开孔板和第三开孔板都与外管的管壁密封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处理焚烧炉烟气中二噁英气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水箱中的液体流入外管内的毛细管中;
2)焚烧炉高温烟气从入烟管进入外管中;
3)焚烧炉高温烟气在毛细管末端与蒸汽雾化室顶部的第二开孔板之间的间隙内与从毛细管末端流出的液体进行混合,进入第二开孔板上的通孔内;
4)从第二开孔板上通孔进入的混合后液体和烟气在蒸汽雾化室内雾化,形成水雾和低温烟气;
5)抽烟机通过抽烟管将蒸汽雾化室内水雾和低温烟气抽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山水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山水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34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