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竹制笼屉快速成型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73432.9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432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郭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亮 |
主分类号: | B27M3/00 | 分类号: | B27M3/00;B27M1/02;B27M1/04;B27M1/08;B27J1/00;A47J36/20;A47J27/04 |
代理公司: | 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3 | 代理人: | 张雯 |
地址: | 255300 山东省淄博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笼屉 快速 成型 工艺 | ||
一种竹制笼屉快速成型工艺,属于厨具加工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作笼屉外圈(18);2)、向笼屉外圈(18)铺设竹条;3)、将预定位卡接板插入横向竹条(19)和纵向竹条(21)之间的空隙内,对铺设好的竹条进行预定位;4)、将逐步成型的竹笼屉放入装订成型机内,铆钉枪组件下落一次装订至少一条纵向竹条(21)。本发明不但改变了笼屉内竹条的固定形式,也改变了竹条最终的铆钉成型方式,一次或两次装订就可完成一个竹笼屉的铆钉安装步骤,极大程度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同步装订的铆钉的精度更好,排布更整齐,降低劳动难度。
技术领域
一种竹制笼屉快速成型工艺,属于厨具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在利用蒸锅进行蒸制食物时,通常采用蒸笼来实现,其中利用竹条制作的笼屉因其不含金属、不易生锈、绿色环保,又能最大程度的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的特点,被广泛使用,竹笼屉包括一个外圈和外圈中纵横交错连接的竹条,竹条之间的通常通过螺钉或铆钉来实现固定,在对相叠加的纵向和横向的竹条进行固定之前,就需要事先对叠加的竹条进行预定位,目前,多数采用提前用气钉进行预固定,而后再逐个对需要固定的位置进行螺钉或铆钉加以最终固定,由于铆钉固定的方式较为简单,且稳定性好、不存在尖刺的优点,目前多数采用铆钉固定的方式来实现,但是,由于竹笼屉固定需要的铆钉尺寸较小,相应的,使用的铆钉枪均只能通过人工或铆钉机逐个铆接的形式来实现,这种固定方式,加工效率极低,严重影响生产效率,而且铆钉机的用量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快速成型,一次冲压即可同时完成多个铆钉铆接的竹制笼屉快速成型工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竹制笼屉快速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笼屉外圈,并在笼屉外圈内冲压预留竹条卡槽;
2)、向笼屉外圈铺设竹条,形成纵横叠加的横向竹条和纵向竹条;
3)、将预定位卡接板插入横向竹条和纵向竹条之间的空隙内,对铺设好的竹条进行预定位;
4)、将逐步成型的竹笼屉放入装订成型机上部的工作台上,启动装订成型机上部的铆钉枪组件,铆钉枪组件下落一次装订至少一条纵向竹条;
5)、将竹笼屉从工作台上取下,将卡在竹笼屉内的预定位卡接板拆下,以便后续再次利用,竹笼屉制作完成。
本发明改变了传统的铆钉装订方式,不但改变了笼屉内竹条的固定形式,也改变了竹条最终的铆钉成型方式,首先,在铺设玩竹条后,摒弃之前采用气钉的方式,直接采用全新的工装来实现暂时固定,完成铆钉装订之后,拆除工装,以便后续再次重复利用;第二,采用铆钉枪组件的形式,采用具有多个铆钉枪的枪头,并利用升降机构带动铆钉枪组件上下升降,铆钉枪组件配合定位装置,实现,一次下落即可实现多组铆钉同步装订完成,由此,一次或两次装订就可完成一个竹笼屉的铆钉安装步骤,极大程度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同步装订的铆钉的精度更好,排布更整齐,降低劳动难度。
所述的竹条卡槽向笼屉外圈的外侧凸起。
所述的预定位卡接板包括卡板和多个平行设置卡扣,卡扣一端固定连接在卡板上,另一端设有卡接弯头,卡板两端设有夹紧扣。
所述的装订成型机包括机架、工作台和铆钉枪组件和带动铆钉枪组件上下移动的升降机构,机架顶部设有水平放置的工作台,工作台上设有竹笼屉定位装置,定位装置的上方设有铆钉枪组件,铆钉枪组件通过升降机构安装在工作台上方。
所述的升降机构包括竖向支架、升降气缸、升降连接板和升降台,在工作台上部两侧各设有一组竖向支架,两组竖向支架平行设置,两组竖向支架的上部内侧分别安装一组升降气缸,升降气缸的下部输出端通过升降连接板连接横向设置在工作台上方的升降台,升降台下部安装铆钉枪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亮,未经郭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34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