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烯烃1,4-双官能团化反应制备烯丙基吲哚类化合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73445.6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20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恒;宋仁杰;顾昌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航空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09/24 | 分类号: | C07D209/24;C07D405/06;C07D209/12;C07D209/22;C07D471/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尹明明 |
地址: | 33006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烯烃 官能团 反应 制备 丙基 吲哚 化合物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烯丙基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以式I所示的共轭二烯化合物,式II所示的化合物、式III所示的吲哚类化合物为反应原料,加入铟催化剂、Ag2CO3和有机溶剂,在惰性气体保护条件下加热搅拌反应,通过TLC或GC‑MS监测反应完成后,经后处理得式IV所示的烯丙基吲哚类化合物。该方法原料来源易得、工艺路线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工艺成本低、底物适应范围广、目标产物收率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烯烃1,4-双官能团化反应制备烯丙基吲哚类化合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不饱和烃化合物是石油化工以及煤化工中的重要产品,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由易获得的化学品(特别是来源于石油工业的原料,例如烯烃、烷烃和芳烃),通过温和的、经济的及实用的选择性催化途径,快速地增加分子的复杂性,是学术界和工业界的主要目标之一。在这一领域中,通过烯烃和/或C-H键的转化来实现分子的官能化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及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引起了广大科研工作者的极大兴趣。典型的策略包括烯烃的二碳官能化,其通过引入两个邻位碳基官能团以延长碳链,从而得到结构复杂的化合物(CN201810644669.2)。近年来,烯烃的直接双官能团化反应可以合成各种有机化合物,该反应合成的有机官能化分子有些具有生物活性或者药物活性。目前发展的许多关于烯烃的双官能团化反应,如:双氨化、双氧化、碳碳化、碳杂化等。然而,在这些已经报道的现有技术方法中,主要涉及不同催化体系下的烯烃1,2-双官能团化反应(CN201810729918.8),而对于共轭二烯烃的1,4-双官能团化反应则鲜有报道。
吲哚及其衍生物是生产一系列医药品、生物活性物质、染料、香料以及化工产品的原料,具有广泛的用途。而通过吲哚与烯烃类化合物的官能团化来构建各种复杂的分子已经被现有技术广泛地报道。Ai-Lan Lee等人研究了联烯与吲哚的官能团化反应,方便地构建了一系列的烯丙基吲哚类化合物(Chem.Eur.J.2018,24,7002–7009;Journal ofOrganometallic Chemistry 694(2009)571–575),以及Jing Li等则是通过设计新颖的1,5-烯炔醇类化合物与吲哚的亲核反应来合成烯丙基吲哚类化合物(Chem.Eur.J.2016,22,6458–6465)。然而,这些方法均需要使用昂贵的金/银/有机配体催化体系,和/或设计复杂的反应起始原料才能实现,存在工艺路线条件苛刻、起始原料来源困难,反应成本高等缺陷。发明人对于烯烃类化合物的官能团化反应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研究,在本发明中,提出一种烯烃1,4-双官能团化反应方法,方便地合成了一系列烯丙基吲哚类化合物,具有原料来源易得、工艺路线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工艺成本低、底物适应范围广、目标产物收率高的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原料来源易得、工艺路线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工艺成本低、底物适应范围广、收率高的制备式IV的烯丙基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制备式IV的烯丙基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向schlenk封管反应器中,以式I所示的共轭二烯化合物,式II所示的化合物、式III所示的吲哚类化合物为反应原料,加入铟催化剂、Ag2CO3和有机溶剂,在惰性气体保护条件下加热搅拌反应,通过TLC或GC-MS监测反应完成后,经后处理得式IV所示的烯丙基吲哚类化合物。
式I-IV中,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2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20的杂芳基。
R1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的烷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航空大学,未经南昌航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34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