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尾气后处理系统及其操作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载体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73684.1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7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3 |
发明(设计)人: | 许玉江;刘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20 | 分类号: | F01N3/20;F01N9/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周家新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尾气 处理 系统 及其 操作方法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载体 | ||
公开了一种用于柴油发动机的尾气后处理系统(1),包括:处理剂箱(2);计量喷射模块(4);连接在处理剂箱(2)与计量喷射模块(4)之间的供给模块(3);以及用于控制尾气后处理系统(1)工作的控制器(7);其中,所述控制器(7)被构造成在工作时获取供给模块(3)的实际工作特性并基于所获得的实际工作特性产生激励供给模块(3)的激励信号来实现预定的控制目标。还公开了一种用于操作柴油发动机的尾气后处理系统(1)的方法以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载体。根据本发明,可以消除供给模块、特别是泵的工作特性的差异带来的控制偏差,或者及时提醒泵的老化并采取对应措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柴油发动机的尾气后处理系统、一种用于操作柴油发动机的尾气后处理系统的方法以及一种相应的计算机可读存储载体。
背景技术
为了减少空气污染,对于柴油发动机的尾气进行后处理已经成为柴油发动机的标准配备。对于尾气的处理,现在一般通过选择性催化还原方法来进行,通过将液态还原剂(通常为尿素水溶液)呈气雾状喷射进入尾气管,通过选择性的催化还原反应,将尾气中的有害气体变成无害气体后排入大气中,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为此,尾气后处理系统通常包括:用于储存尾气处理剂、尤其是液态还原剂的尾气处理剂箱,用于喷射和计量喷射的尾气处理剂的计量喷射模块,用于从尾气处理剂箱向计量喷射模块供给尾气处理剂的供给模块,以及用于起着控制作用的控制器,其中,所述供给模块通常包括泵。
显然,向尾气管喷射尾气处理剂的时间点、喷射量以及系统压力等的准确性会影响对尾气的处理效果。目前,系统压力通过控制器以闭环控制方式控制。具体地讲,控制器根据系统压力等参数向泵发送激励信号、特别是脉宽调制(PWM)信号,然后基于该激励信号以相应的转速驱动泵,目的是将系统压力稳定在期望值下。
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在检测计量喷射模块的故障的情况下,需要将泵稳定在一定的转速下。理论上讲,对于确定的泵来说,脉宽调制信号与泵的转速之间的关系是唯一确定的。然而,由于制造公差等因素使得各个泵的工作特性并不相同,因此即使以相同的脉宽调制信号激励,不同的泵会具有不同的转速。转速的差异使得对系统压力的控制也会产生偏差,从而会使得尾气后处理系统不能可靠、准确地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柴油发动机的尾气后处理系统、一种用于操作该柴油发动机的尾气后处理系统的方法以及一种相应的计算机可读存储载体。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柴油发动机的尾气后处理系统,包括:处理剂箱、计量喷射模块、连接在处理剂箱与计量喷射模块之间的供给模块以及用于控制尾气后处理系统工作的控制器;其中,所述控制器被构造成在工作时获取供给模块的实际工作特性并基于所获得的实际工作特性产生激励供给模块的激励信号来实现预定的控制目标。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操作上述柴油发动机的尾气后处理系统的方法,所述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获取供给模块的实际工作特性;以及基于所获得的实际工作特性产生激励供给模块的激励信号来实现预定的控制目标。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载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载体存储有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在被执行时实施所述方法。
根据本发明,可以消除供给模块、特别是泵的工作特性的差异带来的控制偏差。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参看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原理、特点和优点。附图包括: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柴油发动机的尾气后处理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图2示出了在尾气后处理系统工作时获取供给模块的工作特性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经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36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