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到位提示功能的手轮锁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74055.0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54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张俊岭;耿明;许克亮;张浩;殷勤;史明红;邱绍峰;周明翔;刘辉;彭方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C9/06 | 分类号: | E05C9/06;E05C9/12;E05C9/00;E05B17/00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李佑宏 |
地址: | 43006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到位 提示 功能 手轮 | ||
1.一种具有到位提示功能的手轮锁,包括锁体(1)和驱动组件(3),其特征在于,该手轮锁还包括限位组件(2)和齿条组件(4),其中,
所述锁体(1)包括分设于所述驱动组件(3)两侧的两个锁体单元,所述锁体单元包括呈长杆状的锁杆(101)和同轴设置于所述锁杆(101)一端的锁舌(102),所述锁杆(101)的另一端对应连接在所述齿条组件(4)上;且
对应所述齿条组件(4)设置有可在所述驱动组件(3)带动下对应转动的减速齿轮(302),所述齿条组件(4)包括相对设置于该减速齿轮(302)两侧并可分别与其匹配啮合的第一齿条(401)和第二齿条(402),且两齿条相互背离的一组端部上分别连接设置有所述锁杆(101),继而通过所述减速齿轮(302)的转动可驱动两齿条对应运动,并带动两所述锁舌(102)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实现所述手轮锁的打开或者关闭,且所述减速齿轮(302)可分别在所述手轮锁打开到位和锁定到位后解除与两齿条的啮合;以及
所述限位组件(2)包括同轴套设在所述锁杆(101)外周上的第一弹簧(201)和第二弹簧(202),所述第一弹簧(201)靠近所述齿条组件(4),所述第二弹簧(202)靠近所述锁舌(102),且在所述锁杆(101)上分别对应两弹簧相互靠近的端部设置有限位螺母(204),并分别对应两弹簧相互背离的端部固定设置有弹簧限位架(203),继而所述第一弹簧(201)可在两所述锁杆(101)相互靠近时被压缩,所述第二弹簧(202)可在两所述锁杆(101)相互远离时被压缩,从而使得所述手轮锁打开到位或者锁定到位后,两所述第一弹簧(201)或者两所述第二弹簧(202)可对应驱动两齿条撞击所述减速齿轮(302),产生机械提示声以提示到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到位提示功能的手轮锁,其中,所述第一齿条(401)和所述第二齿条(402)分别竖向设置,且两所述锁杆(101)分别竖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到位提示功能的手轮锁,其中,所述第一齿条(401)和所述第二齿条(402)分别水平设置,且两所述锁杆(101)分别水平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到位提示功能的手轮锁,其中,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减速机(301)和设置在该减速机(301)输入端的手轮安装轴(303),所述减速机(301)的输出轴对应匹配连接所述减速齿轮(302),通过转动所述手轮安装轴(303)可实现所述减速机(301)的工作并对应带动所述减速齿轮(302)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到位提示功能的手轮锁,其中,还包括手轮组件(5),其包括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手轮安装轴(303)两端的第一手轮(501)和第二手轮(502),继而可通过旋转所述第一手轮(501)或者所述第二手轮(502)实现所述手轮锁的打开或者关闭。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到位提示功能的手轮锁,其中,对应两所述锁舌(102)分别设置有导引套,所述导引套固定设置并同轴套设在所述锁舌(102)的外周上,以对所述锁舌(102)的运动进行导向。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到位提示功能的手轮锁,其中,所述弹簧限位架(203)呈板状结构,其一端固定设置,其另一端上开设有通孔并可同轴套设在所述锁杆(101)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到位提示功能的手轮锁,其中,对应所述驱动组件(3)设置有呈板状结构的安装板(104),所述安装板(104)的两端固定设置,其中部对应所述减速机(301)的输出轴开设有通孔,该输出轴可穿过所述通孔后与所述减速齿轮(302)对应匹配,且所述减速机(301)可对应固定在所述安装板(104)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到位提示功能的手轮锁,其中,所述安装板(104)的两端分别通过固定架(103)进行稳固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405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