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补沥青粘附性试验及定量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74280.4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872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周刚;李培国;邓吉升;蒋方听;陈宪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1/00 | 分类号: | G01N1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范淑萍 |
地址: | 40007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沥青 粘附 试验 定量 评价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道路工程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冷补沥青粘附性试验及定量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冷补料分成两组;其中一组进行室温条件下养生保存40h,另一组进行真空(98.3KPa~98.7KPa)饱水15min,并放入‑18℃±2℃恒温冰箱中冷冻16h±1h,随后60℃±0.5℃恒温水箱中水浴24h。S5:将第一组和第二组分别倒入盛装沸水的烧杯中并继续加热3min,加热时使用玻璃棒搅拌;分别计算两组的裹附率P;P=(1‑a/100)×100%;a—沥青脱落的冷补料数量;再计算冷补料裹附率比值Q;Q=P2/P1×100%;冷补沥青粘附性等级划分标准,Q≥95%,优秀;90%≤Q95%,良好;85%≤Q90%,普通;80%≤Q85%,合格;Q80%,不合格。本方案提供了一种能够评价冷补沥青粘附性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道路工程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冷补沥青粘附性试验及定量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面积广阔,对于不同地区,其气候大不相同,例如,南方等地区雨水较多,气候较为温暖,北方等地区冬季寒冷、底面结冰,又例如青藏高原、黑龙江北部等部分地区海拔高、常年低温、冻土不化;气候不同的地区所使用的沥青都大不相同,对于常年雨水等地区,经常使用冷补沥青混合料,因此冷补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及抗水损性能将直接关系到冷补料的长期耐久性。
现行冷补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试验常借鉴《JTG-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和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中T0616-1993沥青与粗集料的黏附性试验(水煮法)。该方法仅进行5颗集料的平行试验,通过人眼观察来对集料表面的沥青膜脱落情况分5级进行定性描述。水煮法试验中每颗粗集料的脱落面积难以精确计算,判断主观性大,因此只能对粘附性进行定性评价,不能定量评价。
此外,目前的水煮法比较适用于常规热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评价,但对冷补料这种常在富水或饱水条件下应用的材料,其试验条件的严酷性显然不够,因此难以区别不同冷补料在富水或饱水条件下应用的实际效果,有待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评价冷补沥青粘附性的试验及定量评价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一种冷补沥青粘附性试验及定量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配置好的冷补料分成质量相等的第一组和第二组;
S2:第一组在室温条件下养生39.5~41.5h;第二组在98.3KPa~98.7KPa的条件下进行真空饱水15min,恢复常压15min后将第二组从水中取出并放入到塑料袋中;
S3:向塑料袋中加水,并放入-20℃~-16℃恒温冰箱中冷冻15h~17h;
S4:将塑料袋中第二组取出,立即放入到59.5℃~60.5℃恒温水箱中水浴24h;
S5:将第一组和第二组分别倒入盛装沸水的烧杯中并继续加热3min,加热时使用玻璃棒搅拌;
S6:使用镊子分别从第一组和第二组中随机夹取100颗冷补料颗粒,分别计算第一组和第二组冷补料的裹附率P;
P=(1-a/100)×100%;其中,P—冷补料的裹附率,%;a—沥青脱落的冷补料数量,颗;其中,存在沥青脱落现象的冷补料颗粒均计入沥青脱落的冷补料;
S7:计算冷补料裹附率比值Q;
Q= P2/P1×100%;其中,P2—第二组冷补料的裹附率,%,P1—第一组冷补料的裹附率,%;
S8:冷补沥青粘附性等级划分标准,Q≥95%,优秀;90%≤Q95%,良好;85%≤Q90%,普通;80%≤Q85%,合格;Q80%,不合格。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42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