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队列长度和冲突风险的信道接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74327.7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683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易辉跃;舒睿俊;刘丹;张武雄;许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H04W74/08 | 分类号: | H04W74/08;H04L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钱文斌 |
地址: | 20005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队列 长度 冲突 风险 信道 接入 方法 | ||
1.一种基于队列长度和冲突风险的信道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节点在发送之前根据队列信息中各节点的状态预测数据包的冲突风险,优先发送冲突风险小的数据包;
(2)当接收节点一跳范围内有活跃节点时,发送节点以通知帧形式传输队列信息,发送成功后再发送数据;具体包括以下子步骤:
(21)判断队列信息内是否有活跃节点,如果有执行下一步;否则,转至步骤(25);
(22)检查缓存区是否有活跃节点和通知节点的数据包,如果有判断活跃节点和通知节点数据包在缓存区中的位置,并执行下一步;否则,转至步骤(25);
(23)如果活跃节点的数据包靠前,将交换标志位置为活跃节点的标号,并转至步骤(25);如果通知节点的数据包靠前,则执行下一步;
(24)如果发送节点成功发送通知帧给通知节点,将交换标志位置为通知节点的标号,并删除通知节点,转至下一步,否则删除通知节点,重新退避;
(25)根据交换标志位的具体情况发送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队列长度和冲突风险的信道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知节点为记录一跳范围内队列信息的透明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队列长度和冲突风险的信道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标志位用于记录优先接收数据包的节点ID。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队列长度和冲突风险的信道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5)具体为:如果交换标志位不是0,将交换标志位对应节点的数据包调至队列头部,发送数据;若交换标志位是0,则直接发送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432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