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Ti-Zr-Ni-Fe-Cu-Co-Mo-B钎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74358.2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718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强;娄立;李志锋;屈盛官;李京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35/32 | 分类号: | B23K35/32;B23K35/4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陈智英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ti zr ni fe cu co mo 料及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焊接材料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Ti‑Zr‑Ni‑Fe‑Cu‑Co‑Mo‑B钎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钎料含有以下按质量百分比计的成分:Zr:29%~32%;Fe:3.4%~7%;Ni:7.5%~13%;Cu:3%~5%;Co:2%~4%;Mo:1%~3%;B:0.2%~0.6%;Ti:余量。本发明按上述组分含量进行配料,然后采用电弧熔炼方法制备钎料合金锭,将合金锭破碎成小颗粒后加热熔化,采用快速凝固技术制备得到Ti‑Zr‑Ni‑Fe‑Cu‑Co‑Mo‑B箔带钎料。所得钎料具有成带性高、成本较低、钎焊TiAl与Ni基高温合金接头连接强度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焊接材料的技术领域,涉及焊接钎料,特别涉及一种Ti-Zr-Ni-Fe-Cu-Co-Mo-B钎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钎料在钎焊连接TiAl合金与Ni基合金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TiAl合金是具有相对较低的密度、高比刚度、比强度以及优异的抗氧化性能和良好的高温力学性能等优点的材料,被认为是理想的、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轻质高温结构材料。γ-TiAl基合金的密度低于Ni基高温合金的一半,并且其比刚度和比强度都超过了Ni基高温合金。因此,TiAl基合金是代替Ni基高温合金较为理想的候选材料。但是从可加工性和经济性来说,单一的采用TiAl基合金加工整体构件使用是不现实的。将TiAl合金与Ni基高温合金连接到一起,将二者复合使用,既可具有两者的优点,又能大量节约珍贵的钛资源,可以很好的发挥两种材料在节约资源与提高性能上的优势互补,在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有着极为广泛的使用前景。
由于TiAl合金具有明显的低温脆性和热裂倾向,采用传统的熔化焊方法很难获得满意的连接接头。因此,人们采用扩散连接和钎焊方法实现TiAl合金自身及与其他材料的连接。目前关于钎焊连接TiAl合金的报道较多,但关于TiAl合金与Ni基高温合金的钎焊连接却几乎未见报道。由于TiAl合金与Ni基高温合金大多应用于高温环境中,因此,需要选择耐高温的钎料体系。
国内陈波等用Ti-13Zr-21Cu-9Ni(质量分数)钎料真空钎焊了Ti3Al基合金与GH536镍基高温合金,接头抗剪强度只有86MPa(陈波,熊华平,毛唯,等.采用Ti-Zr-Cu-Ni真空钎焊Ti3Al/Ti3Al和Ti3Al/GH536接头组织及性能[J].航空材料学报,2010,30(5):35-38.)。何鹏等采用BNi2钎料研究了γ-TiAl基合金与GH99镍基高温合金的真空钎焊连接,接头最大抗剪强度为205MPa(何鹏,李海新,林铁松,等.TiAl基合金与Ni基合金钎焊连接接头界面组织及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3,42(11):2248-2252.)。但是BNi2钎料为粉末状钎料,装配不易,而且熔化温度高,熔化温度区间大,同时由于BNi2钎料中有较高的硅、硼等元素,使之包含较多的金属间化合物脆性相或脆性共晶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了一种Ti-Zr-Ni-Fe-Cu-Co-Mo-B钎料,适用于TiAl与Ni基高温合金钎焊,钎焊获得的钎焊接头的室温抗剪强度能达到240Mpa,且具有较低的熔化温度、良好的铺展性能和较好的加工成形性能,且价格便宜。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上述Ti-Zr-Ni-Fe-Cu-Co-Mo-B钎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Ti-Zr-Ni-Fe-Cu-Co-Mo-B钎料的应用。所述上述Ti-Zr-Ni-Fe-Cu-Co-Mo-B钎料在钎焊连接TiAl合金与Ni基合金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Ti-Zr-Ni-Fe-Cu-Co-Mo-B钎料,含有以下按质量百分比计的成分:Zr:29%~32%;Fe:3.4%~7%;Ni:7.5%~13%;Cu:3%~5%;Co:2%~4%;Mo:1%~3%;B:0.2%~0.6%;Ti:余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43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