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电子控制后梁装置及其装配、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974415.7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0561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眭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D03D49/22 | 分类号: | D03D49/22 |
代理公司: | 32251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陆金星 |
地址: | 226300 江苏省南通市高***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扩缩 主控制器 升降控制机构 电子控制箱 电子控制 横杆 后梁 托持 装配 信号数据线 第二圆孔 电性连接 后梁装置 升降信号 数据线 经纱 顶端设置 起泡织物 分区段 底端 分段 穿过 开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电子控制后梁装置及其装配、使用方法,包括多个主控制器、后梁横杆和电子控制箱,多个主控制器平行排列,每个主控制器包括升降控制机构、扩缩控制机构、升降信号数据线和扩缩信号数据线,在多个主控制器的下方设有后梁横杆,后梁横杆上设有多个第二圆孔,升降控制机构的顶端设置扩缩控制机构,扩缩控制机构通过扩缩信号数据线与电子控制箱电性连接,升降控制机构的底端穿过第二圆孔,并通过升降信号数据线与电子控制箱电性连接。上述装置及其装配、使用方法,可以电子控制经纱分段托持,分区段托持宽度、托持高度;可以用来匀整经纱张力;可以开发凹凸起绉或起泡织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织布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电子控制后梁装置及其装配、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普通机织物织机后梁是一个圆柱形硬质杆,其安装与机后的上部,主要作用是托持由经轴引出的经纱,后梁可以上下调节高度,以调整经纱位置线。但是不可以电子控制经纱分段托持、分区段托持宽度、托持高度,也难以用来匀整经纱张力,或开发凹凸起绉或起泡织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电子控制后梁装置及其装配、使用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电子控制后梁装置,包括:多个主控制器、后梁横杆和电子控制箱,
所述多个主控制器平行排列,每个主控制器包括升降控制机构、扩缩控制机构、升降信号数据线和扩缩信号数据线,在所述多个主控制器的下方设有所述后梁横杆,所述后梁横杆上设有多个第二圆孔,所述第二圆孔的个数与所述主控制器的个数相对应,所述升降控制机构的顶端设置所述扩缩控制机构,所述扩缩控制机构通过所述扩缩信号数据线与所述电子控制箱电性连接,所述升降控制机构的底端穿过所述第二圆孔,并通过所述升降信号数据线与所述电子控制箱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升降控制机构包括升降控制芯片、升降推杆、升降弹簧、升降顶片和升降挡片,所述升降推杆的尾端穿过所述第二圆孔,在所述升降推杆的尾端连接所述升降控制芯片,所述升降控制芯片通过所述升降信号数据线与所述电子控制箱电性连接,所述升降推杆的顶端接触所述升降弹簧的底端,所述升降弹簧的顶端接触所述升降顶片,所述升降挡片具有左右两片,分别设置在所述升降推杆、升降弹簧和升降顶片的两侧,所述升降挡片的下端开设有第一圆孔,所述后梁横杆穿过所述第一圆孔。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升降推杆呈“T”字形。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扩缩控制机构包括扩缩控制芯片、扩缩推杆、扩缩弹簧、扩缩顶片、弹性板、挡经片和半方框形机架,所述扩缩推杆具有两个,且左右对称设置,两个扩缩推杆的首端均与所述扩缩控制芯片连接,所述扩缩控制芯片通过所述扩缩信号数据线与所述电子控制箱电性连接,所述两个扩缩推杆的尾端各接触一个扩缩弹簧的首端,在两个扩缩弹簧的尾端各接触一个扩缩顶片,两个平行的挡经片和两个平行的弹性板首尾相接形成一个封闭的扩缩外罩,所述扩缩控制芯片、扩缩推杆、扩缩弹簧、扩缩顶片设置于所述扩缩外罩内,所述半方框形机架固定在所述扩缩外罩的下方,所述升降控制机构的上半部分容纳于所述半方框形机架内。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挡经片是厚度为0.1mm~0.3mm的硬质板,所述半方框形机架是厚度为1.5mm~2.5mm的硬质板,所述半方框形机架的内侧宽度比所述升降挡片的宽度宽0~1mm。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扩缩推杆呈“T”字形。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电子控制箱包括若干个升降信号输出接口、升降控制表、扩缩控制表和若干个扩缩信号输出接口,所述升降信号输出接口与所述升降信号数据线连接,所述升降控制表与所述升降信号输出接口电性连接,所述扩缩信号输出接口与所述扩缩信号数据线连接,所述扩缩控制表与所述扩缩信号输出接口电性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电子控制后梁装置的装配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苏州大学,未经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44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喷气织机卷布用的矫正机构
- 下一篇:一种纺织机械后梁滚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