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药剂处理循环水的净化系统和净化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974539.5 | 申请日: | 2018-08-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797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赵冬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省京能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佟林松 |
地址: | 130012 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硅***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道混合器 加药装置 净化系统 循环水 处理药剂 脱硫系统 药剂处理 计量泵 加药器 絮凝池 限量 废水 聚合硫酸铁 处理工艺 过滤设备 氢氧化钠 杀菌设备 循环系统 依次连通 净化 工艺流程 补给水 澄清池 调节池 氯离子 凝聚池 加酸 碱度 连通 配合 保证 安全 | ||
本发明涉及使用药剂处理循环水的净化系统和净化工艺,其中净化系统包括依次连通形成处水通路的调节池、凝聚池、絮凝池、澄清池、管道混合器和废水脱硫系统,其中絮凝池设有氢氧化钠和聚合硫酸铁的加药装置,管道混合器连接有处理药剂的限量加药装置。限量加药装置包括加药器和计量泵,加药器通过计量泵与管道混合器连通。本发明的处理工艺配合相应的处理药剂,不需要使用过滤设备和杀菌设备,工艺流程简单、易操作,处理过程不需加酸调节废水的碱度,且处理后的循环水的氯离子小于500mg/L,能作为补给水进入脱硫系统,并能保证整个循环系统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使用药剂处理循环水的净化系统和净化工艺。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家环保力度逐步加强,规定大型火力发电公司的生产废水、生活废水不得外排,各类废水处理后应全部回用。
“零排放”是20世纪70年代首先由经济发达国家提出。一般来讲,废水零排放(ZeroLiquid Discharge,简称ZLD)是指工厂的用水除蒸发、风吹等自然损失外,全部(通过各种处理)在厂内循环使用,不向外排放任何废水,水循环系统中积累的盐类通过蒸发、结晶以固体形式排出。由于火电厂耗水量大,且有大量余(废)热可供利用,因此废水“零排放”开始应用的主要领域是火力发电厂。
火力发电厂历来是工业用水大户,有着巨大的用水量和排水量,从可持续发展和节能降耗的角度考虑,对废水进行综合治理,提高废水回用率,是电厂实施水资源综合利用和水污染防治的最佳有效途径之一。电厂排水量最大的废水为循环水系统的循环水,要实现全厂节水及“零排放”,必须先提高循环系统循环水的浓缩倍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药剂处理循环水的净化系统和净化工艺,其能够有效提高循环水的浓缩倍率,大幅减少循环污水 量,处理后可直接进入脱硫系统,作为脱硫系统补充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使用药剂处理循环水的净化系统,包括依次连通形成处水通路的调节池、凝聚池、絮凝池、澄清池、管道混合器和废水脱硫系统,其中管道混合器连接有处理药剂的限量加药装置。
其中,限量加药装置包括加药器和计量泵,加药器通过计量泵与管道混合器连通。
其中,凝聚池设有氢氧化钠和聚合硫酸铁的加药设备,澄清池设有碳酸钠的加药设备。
其中,处理药剂包括多元磷酸酯醇、分散剂和缓蚀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利用该净化系统处理循环水的净化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使循环水进入所述调节池,进行混匀;将调节池内的循环水水定量排入凝聚池,启动加药设备向循环水中投入氢氧化钠和聚合硫酸铁,搅拌混合;将凝聚池内的循环水排入絮凝池,通过絮凝设备进行絮凝;将絮凝后的循环水排入澄清池,同时启动加药设备向澄清池内投入碳酸钠,搅拌混合;使加入碳酸钠的循环水清液由澄清池流出,并进入管道静态混合器,同时使用限量加药装置向经过的循环水中投入适量的处理药剂,并混合均匀;使添加处理药剂的清水流出并进入废水脱硫系统进行处理。
其中,调节池内的循环水排入凝聚池的流量为450~500m3/h。
其中,所述处理药剂包括多元磷酸酯醇、分散剂和缓蚀剂。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使用的处理药剂,即能结合水中钙、镁等结垢性离子,又能迅速结合水中游离的水垢分子,清除金属表面已有的水垢以及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新垢,阻垢率100%。
2、本发明使用的处理药剂,属于分子式除垢,结合力强,除去的垢不会再形成新垢。
3、本发明的处理工艺配合相应的处理药剂,不需要使用过滤设备和杀菌设备,工艺流程简单、易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省京能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吉林省京能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9745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